人工智慧即將擁有著作權,人類的飯碗不保了?
2011年英國自然攝影師史雷特到印尼蘇拉威西島拍照時,吸引了一群猴子圍觀、玩弄他的相機,等攝影師重新拿回相機時,發現猴子銘人(Naruto)已自拍了幾百張自拍照,而且居然還拍得不錯!但是當史雷特拿這些照片出書時,善待動物組織(PETA)認為 Naruto 才應該是著作權人一狀告上法院,2016 年美國法院判決「非人類產生的作品、不具有著作權」,但真的只有人類會創作嗎?
人工智慧大發展,電腦也會創作
依照美國、日本、台灣各國現行著作權法,只有人類的作品才擁有著作權。但早在1980年代,美國作曲家 David Cope就推出了第一個人工智慧作曲家 Emmy,以巴哈為學習對象,創作出許多強烈原創性的作品,甚至它首次公演完後,觀眾居然無法分辨哪一首是巴哈的原創。後來 David Cope分析人腦對於受歡迎曲調的平均值,用演算法做出新歌,創造了 2.0版的 Emmy,取名叫 Emily Powell,雖然 Emily 做出更多好聽的歌,但還是讓許多網友覺得 Emily 學習人類作曲的行為相當毛骨悚然啊。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無法抵擋的風潮,美聯社使用機器人編輯 Wordsmith 負責寫客觀的數據分析報導,騰訊財經也有機器人編輯 Dreamwriter ,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使用機器人軟體撰稿。日本更有研究團隊開發了會寫小說的人工智慧系統,人工智慧小說文章:「那一天是個雲霧低垂,陰陰暗暗的日子。」,人工智慧從原本輸入的單字中,自動選擇了陰陰暗暗這樣的句子,不僅會寫句子,它還角逐文學獎、通過第一關審查,雖然最後沒有得獎,但團隊正讓它努力學習,希望兩年後可以讓它出一本小說。看來,未來不只「AlphaGo」會下棋,機器人會寫文章、寫歌、做各種創作都不再稀奇了。
人工智慧也將會有智財權了?!
民國85年時內政部曾經認為「美術著作繪畫、書法、字型繪畫,是用電腦鍵盤上『按鍵』或以操作『滑鼠』之方式將設計概念藉由機器繪製,這些行為都是由機器完成,沒有個人美術技巧之表現,不能稱為美術創作」,以現在電腦這麼普及的情況,再回頭看這些僵化的法條實在有些好笑。

現行的智財權制度(來源:日本知識產權本部)
然而,現在的法律是「人類利用 AI 類的道具(電腦軟體、硬體等)所產生的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權,但「人類指示 AI 道具所產生的作品」就沒有著作權了,這在現實的情況下,似乎會產生許多難以分辨的情況,究竟如何去評斷是人類還是機器投入的智慧產出呢?為此,日本從去年底開始進行好幾次「次世代智慧財產權」的委員會,日本知識產權本部認為,需要考慮到人工智慧正在進步這一現實。因此,日本現在正在對人工智慧(AI)創作的音樂和小説等的權利進行保護的法律,朝向建立像商標那樣保護人工智慧創作物的權利的新註冊制度,來代替著作權,這個法令通過將會大大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呢!
人工智慧 vs. 人類
雖然,有許多人懼怕電腦未來有天會變成比我們還要聰明,它們將佔領世界;也不知道人工智慧會發展成 C3PO 還是 魔鬼終結者。但現在許多電腦創作的作品,已經漸漸讓人區分不出來,軟體也不斷的努力摹仿人類細微的情感表現,未來人類的創作有什麼優勢、又有什麼是電腦無法取代的呢?
如同 David Cope所說:「我相信這是遲早的事,我不認為作曲家都會反應遲鈍,他們最終會借助一切可用工具去追求音樂夢想、寫出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許開始會有所猶豫,但最終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無論我們喜歡與否。」
封面圖片來源:Roger Schultz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