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不去了?台北圓環變音樂公園

今天(7月20日)台北建成圓環將開啟新風貌,化身為都市綠蔭廣場!過去常被諷為蚊子館的建成圓環,去年由台北市長柯文哲拍板拆除後,保留了「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營造歷史軌跡,引進公共藝術,包括「八音」、「思想起」和「天使心」等雕塑品向音樂人致敬,重新塑造嶄新綠化空間提供民眾休憩,回味建成圓環的風華年代。

建成圓環以音樂作為主題,曾遭到立委質疑雕塑品主題與「小吃文化」無關,無法重現圓環歷史意象,但建成圓環的歷史,真的只有和美食相關嗎?

s_ae63736678b0066049434ed766f6b9a744ecf650f3b20eb3ee7f35164c366f66_1500539509684_imgapiv2-nownews-com

對老一輩台北人來說,他們對建成圓環最深刻的印象,是在 1950 年有戲劇、布袋戲和說唱藝術、藝人走唱登台演出的文藝年代,除了有林立的小吃店之外,還許多日治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曾經駐足此地走唱。這些音樂家包括蘇桐、楊三郎、張邱東松、周添旺、陳冠華、鍾瑛、郭大誠等,孕育出許多傑出的台語音樂創作人才。

走唱的圓環,孕育豐富的音樂文化

1950年代是建成圓環的繁華時代,當年圓環旁邊就是大中華歌仔戲劇場,不僅在這裡形成歌仔戲文化,也帶動了台語走唱的風潮,如台灣歌仔說唱(唸歌仔)表演藝術家楊秀卿,早年就在圓環一帶駐唱,她常去大中華劇場聽戲,再根據聽來的故事編唱歌仔,這種聽戲唱戲的方式,塑造她唸歌的特色,是目前台灣「重要傳統藝術說唱(唸歌仔)保存者」。

在那圓環繁華的年代,許多著名的音樂人也曾經駐足此地走唱,如:作有「港都夜雨」、「望你早歸」等經典台語歌的楊三郎;《青蚵仔嫂》、《墓仔埔也敢去》、《內山姑娘要出嫁》的郭大誠等,還有作「收酒矸」跟「燒肉粽」的張邱東松,這些名曲都因切合當代庶民生活而廣為流傳,後也被政府認為歌詞內容卑鄙陋劣、有傷風化,加上禁播臺語歌等活動,雖然讓這些歌成為禁播歌曲,但也因為這些駐唱歌手的表演,而在民間流傳,很多流傳至今的台灣歌曲《望你早歸》、《港都夜雨》、《月夜愁》、《白牡丹》、《雨夜花》就在那時傳唱。

從中藥到歌譜,邊唱邊賣、賣什麼都不奇怪

除了豐富多元的音樂文化之外,圓環的商業發展,也成為音樂結合銷售的重要場域。如:臺灣三大作曲家之一周添旺,曾在圓環印歌仔簿出售,本土畫家楊三郎也曾在圓環邊演唱自己的新創作,一邊賣「歌仔簿」維生。還有相當具有才華的作曲家蘇桐,重要作品為《農村曲》、《日日春》、《雙雁影》、《青春悲喜曲》、《煙酒歌》、《姊妹愛》、《母啊喂》等,他是一位典型的民間藝人,除了賣歌仔簿之外,也與陳冠華合組賣藥團兜售漢藥秘方「高家種子丸」,為了宣傳「高家種子丸」陳冠華後來也全台巡迴走唱長達七年之久,這種走唱賣藥的經營方式,也奠定了台灣唸歌文化的發展。

s_ae63736678b0066049434ed766f6b9a744ecf650f3b20eb3ee7f35164c366f66_1500539721211_imgapiv2-1-nownews-com

作為承載這份記憶的台北建成圓環,雖然隨著時代演變,建築工法隨需求不斷更新,從充斥違章建築,到最後全面歇業,不僅帶來許多美食的味覺回憶,但那時候的流行音樂也留在老台北人的記憶中。現在,圓環融合建築新風貌與音樂,為當地帶來文藝風華,最新落成的圓環,在景觀上保留主題性,在現代的綠化設施,加上由藝術家王秀杞所作的「八音」、「思想起」等帶有音樂歷史意涵的雕塑品,以全新樣貌向音樂人致敬。下次來到建成圓環時,不妨放慢腳步,感受當地曾經的音樂風華吧!

參考資料:
1. 建成圓環改造完畢 全新樣貌向音樂人致敬
2. Wiki:台北圓環
3. 弦鼓唱千秋 舌間畫人生
4. 楊秀卿

圖片來源:wiki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