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職工大調查] 音樂表演類 – 音樂老師
說到音樂相關工作,最直觀的職業應該就是音樂老師了吧!但音樂老師要做的可不是幫學生上課就沒事了,和音樂教室、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可是有不同眉角的。本篇文章,我們邀請到擔任爵士鼓教學經歷長達十年陳建宏(阿龐)與我們分享關於「音樂老師」的大小事。
入行歷程
目前擔任爵士鼓老師,教學資歷已超過10年的陳建宏(阿龐),因為年輕時對音樂的熱情,以及想玩音樂、做音樂的心,透過朋友介紹開始了音樂老師這份工作,最初他將音樂老師視為一份兼職的工作,再陸續穩定學生數量後,才慢慢地將音樂老師轉為他的正職工作。
但不是一開始教學時,就有學生可以教,需要先經過音樂教室的面試。音樂教室會先安排一位學生給老師試教,看學生待多久、待不待得住,再決定後續要安排幾位學生給老師。在第一個月時,可能整個月都只有這一位學生,因此學生量是慢慢累積的。但經歷這些考驗並持續累積經驗後,阿龐說,在他最巔峰的時期,一週平均可以有45位學生。
工作內容
每位音樂老師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流程與架構,每種樂器的教學備課方式也有所不同,以阿龐為例,他在教學時偏重基本功的學習,在基本功扎實後,才讓學生主動思考、解析音樂,因為同一首歌每個人的打法都不同,根據學生的程度,讓他們在即興發揮中訓練細節是最重要的。
除了教學之外,一般學習流行音樂的學生,常會要求老師幫忙抓歌、寫譜,或是解決一些組團、練團的問題,這部分阿龐傾向帶著學生一起思考,帶著他們練習抓歌。老師這份工作最需要的就是經驗,依據自己先前所學的經驗,失敗的經驗記取教訓,成功的經驗傳承一個最適合的方法交給學生。
阿龐也提到有些音樂老師會選擇成立個人工作室,因為爵士鼓需要良好的隔音環境,且教室通常需要備有多套鼓讓學生練習,器材跟建置、維護成本會高上許多,他建議如果資金充足又有良好的地點可以這麼做,但是擔負的壓力與責任就會比較大,會建議可以在有一些經驗後再慢慢完成。
除了在音樂教室教學,阿龐也會在高中職、大學的音樂性社團擔任指導老師,有時也會當音樂比賽的評審。阿龐建議,如果在學校社團裡帶團體班,在學生數眾多的狀況下,無法要求每位學生都學會,老師很容易感到挫折,這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程度高的把細節雕完美、程度低的至少動作要做對,老師自己也需要調整心態,除了教會學生打鼓,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音樂、對音樂有興趣,往後學生才願意主動摸索學習。
工作困難性
音樂老師這份工作的困難並非教學上的困難,而是常常是與音樂教室、學生或是家長之間溝通上的困難。
與音樂教室的困難:
與音樂教室的相處也許有時會有小摩擦,若老師可以兼顧到各方面的環節,不斷提升自我要求,像是顧好自身形象、穿著整齊,在教學時對學生的態度嚴謹,這些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教室和學生家長也會更放心的把小孩交給老師。
與家長溝通的困難:
有些家長會很關心小朋友的學習狀況,這是非常正常的事,老師要做的就是讓家長可以信任老師,而老師如果可以在每次下課後與家長聊聊今天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狀況,相信會讓教室與家長都更放心將學生交給老師。
與學生溝通的困難:
有些學生每次上課時都會詢問新的進度,但有時老師會希望將舊的技術練習到純熟後,再教新進度。學生很常會因為準備考試或其他外務而請假,有時甚至忘記要上課或請假,但音樂老師是排班制,沒有班就沒有薪水,這些也很需要與學生溝通,因此不建議新鮮人將音樂老師當作賺錢的工作,而是把這份職業當成經驗的傳承,將這份工作的影響力提升,創造出更大的音樂市場可能性。
「信任」是能解決這些困難最好的方法,只要學生、家長和教室信任老師,一切都會容易很多。
給新鮮人的建議
阿龐建議新鮮人在剛出社會時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利用下班時間去了解這個行業,先將音樂老師這份工作當作興趣或兼職。因為新鮮人需要足夠的時間累積學生量、人脈與知名度,而音樂老師這份工作沒有勞健保、沒有年終獎金,也沒有颱風假,只要沒上課就沒錢。
從事音樂老師這份工作的年齡層大約落在25歲至35歲之間,在這之後面臨轉型與多元發展,因為學生量已經飽和不會再增加了,而剛退伍、畢業想當音樂老師的新人也會不斷地加入市場,現在又有少子化問題。因此音樂老師會往音樂教室、買賣樂器、演出、錄音等工作延伸。阿龐提到,對成為音樂老師擁有憧憬的新鮮人,或許可以慢慢累積自己實力與經驗,往多元化發展,讓自己更有國際化的競爭力。
職業小檔案:音樂老師
薪資範圍:
依據個人排課情況,每堂課1小時,每位學生一個月四堂課共2000元至2600元不等,需與音樂教室拆帳。
具備特質:
細心、耐心、自我要求高
工作內容:
備課、教課
工作時間:
上班時間自由,依個人排班而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