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捷運站體環境音樂-隱音」 徵選活動開跑!
從 2015 年開辦,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捷運公司共同推動的「臺北聲音地景計畫」,是以「聲音」作為媒介連結城市生活空間的年度活動。
透過陸續改造捷運驗票閘口聲音、增設轉乘站提示旋律及列車進站音樂,2017 年「站體環境音樂」先後採用邀請專業音樂人與徵選音樂方式各完成五個捷運站的站體環境音樂,2018 年來到最終章,採徵選音樂創作者為選定南港站、西門站、北門站、中山站、圓山站、台北101站、劍南路站、大湖公園站、行天宮站、大橋頭站等 10站量身打造所屬環境音樂,透過音樂發覺各站所蘊含的城市風景與人文故事,從三月底起至 5 月 15 日展開線上徵選,歡迎海內外的音樂人熱烈參與,讓自己的音樂作品成為台北獨特的聲音記憶。
國際設計大師蕭青陽出手,用圖像為活動標題「隱音」下註解
「隱音」為隱身在環境中的音樂,不易被察覺、不打擾來往過客,但卻擁有賦予空間某種氛圍的功能,今年特別邀請到四次提名葛萊美獎的國際設計大師蕭青陽老師設計活動主視覺 Logo,採納了環境音樂含蓄、隱約的概念,以簡單的線條排成音訊波紋,盼透過視覺化的傳達,讓大眾對聲音地景這項新穎的城市聆聽藝術有更深的認識。
「徵選創作者」–全新徵選模式尋找潛力創作人
本次指定環境音樂創作的 10 個捷運站為南港站、西門站、北門站、中山站、圓山站、台北101站、劍南路站、大湖公園站、行天宮站及大橋頭站,廣納宗教、歷史、生態、觀光、樞紐等元素,展現台北多元豐富樣貌,鼓勵創作者從站體周邊文化背景吸取靈感。
徵選活動即日起至 5 月 15 日止於活動官網受理報名,報名資格不限國籍、年齡、個人或團體,報名者須提出 1 至 3 個站體的環境音樂創作文字論述,並提交音樂作品供判斷音樂創作與專業技術能力;本次邀請雙金女配樂家李欣芸、華語樂壇天王混音師王俊傑、金曲製作人林尚德、光引擎樂團周岳澄老師、大提琴演奏家劉涵、台灣原創遊戲返校配樂家張衞帆、長笛演奏家及聲音研究者蔡佳芬老師共7位資深音樂人組成重量級評審團,將選出 10 名(組)入選創作者,入選者可各得獎金三萬五千元。
2018「隱音」捷運站體環境音樂最終章徵選活動自3月31日開跑,線上徵選延續 2017 年詢問度極高的互動式官方網站 http://www.taipeisoundscape.com ,提供捷運站周遭聲音採集的素材,同時將前兩期共 10 個站的環境音樂優秀作品試聽版上線,歡迎有興趣徵選的創作者前至官網聆聽觀摩與報名。
不管是不是音樂創作者,即使不報名徵選,也能看看設計精美又有趣的互動式網站,同時用聲音認識 20 個捷運站喔!
活動官網:http://taipeisoundscape.com/ 活動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RTsoundscape/ 活動辦法:繳交站體論述、音樂作品及同意書,不限個人或團體,於活動官網報名。 徵件期間:2018/03/31-2018/05/15 結果公佈:2018/06/05於活動官網及粉專公佈 獎勵辦法:將選出10人(組)創作者,參與聲音地景工作坊及創作站體音樂,新臺幣三萬五千元獎金,備取每名(組)可共同參與聲音地景工作坊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