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最受歡迎的電影公司片頭曲
來到電影院,買好電影票急匆匆走進影廳找到座位坐下,螢幕播放一則接一則廣告,調整好坐姿,手拿汽水,嘴吃爆米花,此時熟悉的片頭畫面搭配耳熟能詳的旋律出現,宣告著好戲即將上場!
電影發行商往往會為自家門面設計專屬 Logo,聽覺上當然也要搭配獨門聲效,即是所謂的「音樂商標」。有的以簡單幾個音符組成,有的以管弦樂譜曲,聲勢浩大,影迷一聽即印入腦海。究竟這些傳播度極高的音樂幕後功臣是誰?
奧斯卡常勝軍來譜曲
20th Century Fox
電影工業剛興起時 ,大多以簡單文字敘述為片頭,隨著品牌概念意識越加健全,公司開始邀請大咖配樂家及視覺設計團隊打造專屬音樂商標,20th Century Fox 就是請自家音樂總監艾佛瑞∙紐曼 ( Alfred Newman ) 作曲,此片頭從 1933 年沿用至今。
二十世紀福斯 1934 年底合併成立,艾佛瑞∙紐曼 ( Alfred Newman ) 於 1940 年加入擔任音樂總監,開啟 20 年音樂生涯,製作過如 《呼嘯山莊》( 1939 )、《國際機場》( 1970 ) 等片,以及這家喻戶曉的片頭。紐曼這個姓氏在電影音樂上赫赫有名,大家長 Alfred 原先在百老匯擔任音樂總監,被挖角進軍好萊塢後,整個家族成員也因此陸續投入電影音樂製作,包括他的兩位兄弟 Emil, Lionel (Alfred 過世後接任福斯音樂總監)與孩子 David, Thomas, Maria。紐曼家族在奧斯卡獲得上百次提名,光 Alfred 就被提名過 44 次,拿了 10 次大獎,成績非凡,更在《南太平洋》中,提拔了另一位大師 John Williams。
提到約翰∙威廉斯 ( John Williams ) ,本就小有名氣的他,受到賞識進軍好萊塢後,製作了無數電影音樂,如《星際大戰》、《哈利波特》前三部曲、《侏羅紀公園》等。在製作《星際大戰》片頭時,就用福斯片頭為基礎,以同 Key 重新錄音,來向他的恩人 Alfred Newman致敬!
DreamWorks SKG
1994 年由電影界三巨頭史蒂芬·史匹柏 ( Steven Spielberg )、傑佛瑞·凱森柏格 ( Jeffery Katzenberg ) 、大衛·葛芬 ( David Geffen ) 共同創立夢工廠動畫公司 ( DreamWorks SKG),其公司片頭配樂當然由 30 年好友 John Williams 操刀!
以豎琴開場搭配管弦樂將招牌點綴得悅耳動聽。他在電影音樂圈工作超過 60 年,至今入圍奧斯卡原創音樂奬高達 50 次,共抱走 5 座小金人,目前仍為最高提名紀錄保持者。這兩人的搭配也創下導演與作曲家最長合作紀錄,堪稱影史上的最佳拍檔。
在這個片頭已具有相當的經典性後,後期夢工廠更將片頭融合正片,直接在片頭動畫中加入正片的特色音效及人物,將經典的畫面、音樂做了更多不同的演繹,讓每一次的片頭都成為影迷期待的小彩蛋!
象徵企業精神的片頭
Walt Disney Pictures
迪士尼動畫(Walt Disney Pictures)在 1940 年推出第二部長篇動畫《木偶奇遇記》,片中主題曲《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出自主角皮諾丘爸爸向星星許願,希望讓他有個兒子時的插曲,這首優美的歌、搭配感人的歌詞,立刻成為知名歌曲,至今仍有多人翻唱為不同版本。
這首由 Ned Washington 和 Leigh Harline 製作,Cliff Edwards 原唱,被美國電影機構列為百大電影音樂第 17 名,是最受歡迎的迪士尼動畫音樂之一,還為公司贏得了第一座奧斯卡音樂奬。在這樣的成績殊榮下,與米奇同列為迪士尼代表。1997 年後迪士尼所有的片子都用睡美人城堡、絢爛的煙火,以及這首歌曲作為公司的片頭,象徵著「只要有夢想就會實現」的願景,一代代傳播,成為迪士尼造夢的美麗願景。
另一家生產動畫的大廠 -皮克斯 ( Pixar ),在 1986 年推出《Luxo Jr. 》,同樣成為公司識別標誌。
這支名為《 Luxo Jr. 》(《頑皮跳跳燈》)的影片,片長 2.5 分鐘,為皮克斯成為獨立電影製片廠後出品的第一部動畫。在製作這個動畫短片時,創始人艾德文·卡特姆和約翰·拉薩特兩人每天加班、睡在公司完成了這部動畫,不僅在動畫技術性有它的意義,後續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腦特效影片。
頑皮跳跳燈對於皮克斯相當具有象徵意義和紀念性,隨即成為皮克斯的吉祥物,每一部皮克斯製作的短片或者電影長片開頭都會有它出現。雖無氣勢浩瀚的音樂,但由 Gary Rydstrom 及 Sprocket Systems ( 後更名為 Skywalker Sound ) 製作,如彈簧跳動般的音效,也帶給影迷們深刻印象。
無聲勝有聲?!
Paramount
最讓人想不起來的片頭曲,由派拉蒙莫屬吧!
派拉蒙的片頭常常都是靜音,或是直接借用之後播放電影的主題音樂,似乎一直找不到具有代表性的一段音樂。最後在2012年,為了慶祝派拉蒙影業創業100週年,聘請作曲家Michael Giacchino替片頭譜寫配樂,作為紀念版本,但最近的派拉蒙仍然是以無聲片頭為多,反倒成為它特殊的地方了…。
影像作品搭配完美音樂即代表一家電影公司的門面,如同商標,影迷只要聽到經典音樂出場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發行。從片頭看出時代演進,依著電影工業與音樂技術設備不斷更新提升,推出HD高畫質、藍光等版本,讓一家公司的精神與形象意義不斷延續下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