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當地配樂人談好萊塢的生存環境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藝術工作者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是的,在藝術領域確實如此,人人都想站上世界指標性舞台成為頂尖藝術家。而進軍好萊塢則是電影工作者的一大夢想,導演、編劇、攝影師、電影配樂家無一不想擠進這電影重鎮,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我們特別採訪到一名在洛杉磯發展的俄籍配樂工作者,了解他如何往人才濟濟的好萊塢邁進?
Sergei Stern,來自俄羅斯,從小喜歡表演、玩音樂,但真正開始作曲是從古典音樂學院畢業之後的事,他決定讓喜愛的兩個興趣:音樂和電影結合在一塊。立定這個目標後,就申請了哥倫比亞芝加哥大學,在藝術學院中主修電影配樂,畢業後開始電影作曲生涯,就算花費大量時間投入配樂,仍樂此不疲。
夢寐以求的實習工作
「我決定獨立運作自己的事業、自己作主、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關係,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非常幸運的,Sergei Stern 很快就獲得在 Danny Elfman 工作室實習的機會,Danny Elfman曾為《蝙蝠俠》、《巧克力冒險工廠》等知名電影配樂,更獲得葛萊美、艾美獎及多次奧斯卡提名,能在他的底下工作,對剛起步的 Sergei Stern 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在這裡工作,我了解社交技巧的重要,也重視交作品期限、如何有效率地工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進到錄音工作室向大師學習,去看專業且真的工作交流,也讓我準備迎接這浩瀚的世界。」
即使在這樣好的工作機會下,Sergei Stern 同時意識到另一個問題:他沒有機會面對導演、助理的身份也讓他的作品無法署名。他驚覺不能永遠窩在工作室中,當一個默默無名的影子寫手,他需要跳出來建立個人品牌,讓自己的名字被看見,才會離夢想的殿堂-好萊塢更近。
人脈與交流:抓緊任何的機會
他深刻的體驗到在美國這塊土地上,有沒有人脈關係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開始,他大量幫學生製作和電玩遊戲做配樂,不管是製作人、開發者,我藉著可能的社交圈、活動、網路找尋各種機會。專案一件滾一件,大部分的機會經由身邊合作過的朋友口耳相傳,製作了福斯電視影集《萬惡高譚市 GOTHAM》、歷史頻道播出的《當鋪之星 Pawn Stars》及《美國破爛王 American Pickers》等。
「做好音樂是音樂品牌唯一需要做到的事。現在世界變得很小,相當容易得到外界關注跟建立評價」
因此,他除了建立自己的網站,讓大家可以熟悉他現在做的事並且方便的與他聯繫,也透過不同的平台得到許多音樂置入的機會。雖然在絕大多數的例子中,現有音樂置入的效果會比客製化作曲影響力小很多,最好的比喻就是買鞋:你可以在網路上購入一雙現成的鞋,你也可以找位製鞋師傅量身打造一雙適合你腳長及品味的鞋款。
但,Sergei Stern 認為每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作曲,電影配樂家擁有自己的音樂品牌是必要的。理想的客戶會透過音樂得知你是不是他想找的作曲家,透過你的音樂認識你、與你接觸。因此,Sergei Stern 也用他在電影配樂的豐富經驗,製作了許多常用的音軌 ,增加他作品的更多曝光可能性。
「有時候我也會接觸到一些異國的製作人對我的特定音軌有興趣,我得到很多置入的機會像是在商業廣告、電視影集、實境秀和其他有趣的專案,這些機會都帶來更多機會」
現在 Sergei Stern 的作品可以在全球不同的專案中聽見,並為他帶來新的客戶,除此之外,他也不斷努力在洛杉磯增加合作夥伴,透過客戶互相推薦支持、向外擴增人際圈。用「做好的音樂」和「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拼湊出自己的音樂品牌之路!
如果你相信梯子存在⋯⋯
Climbing the ladder is not easy, if you believe that the ladder does exist.
洛杉磯是一個對電影專業發展相當有幫助的地方,在這個地方發展事業自然會變得輕鬆些。當然,也有許多的困難,「但這些挑戰都讓我的生活更加有趣」。Sergei Stern說:「我很感激能有這些有趣的作曲案,與有趣的人工作,在經濟上得到支持。如果你相信通往成功要先經過一層階梯,那爬上梯子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每天持續學習、工作,為的就是成為成功的作曲家,我想那才是藝術家最大的挑戰。」
訪談的最後,Sergei Stern也透露他現在正在為一部有趣且國際級製作的冒險戲劇類電影作曲,還有兩部短片正在進行中,另外也還有自己的計畫在完成,期待很快與大家見面。
在好萊塢闖蕩的路上 Sergei 歷經了各種大小事,但對他來說能擁有自己的名字、品牌,全心全意掌握自己的工作內容,再辛苦也就值得了。
封面照片來自:© Thomas Wolf
謝謝您 好棒的分享!!! 歡迎喜歡音樂 電影的朋友 加我一起交流 🙂
https://www.facebook.com/richsinde21
ERIC > 微電影 影像工作者,熱愛電影與音樂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