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台灣影視工作者到中國真的容易嗎?[攝影師篇]

上一篇《[專訪] 台灣影視工作者到中國真的容易嗎?[導演篇]》訪問了導演 朱心磊,談對岸高壓環境下的創意者如何面對全新的挑戰。而這篇攝影師 張正林將由自己在台灣及上海影視圈的經驗出發,分享對岸的工作環境。

攝影師 張正林:「離鄉背井為了延續自己的攝影生涯」

阿正,1997 年退伍後決定走攝影這條路,但攝影的器材設備昂貴、在學校幾乎沒機會接觸,而業界又是採師徒制,沒有門路根本無法輕易踏入這個圈子,所以在台灣要學攝影最快的方式就是進入器材公司。阿正在一場飯局裡,從朋友口中得知了台灣最大的影視器材公司之一:「新彩廣告」,不同於大家常聽到的阿榮,新彩以廣告為大宗,當時台灣有 80% 的廣告都是用他們家的器材拍攝。於是阿正服完兵役就進入新彩做頭學起,一待就是 20 多年。

底片到數位 經歷台灣廣告最輝煌的時代

台灣從日本廣告開始仿效學起,在千禧前後年間,進入相當活躍的階段,其中還有香港人看準前景來台發展,「就在我剛進業界那五年間,片場看到的都是香港導演。」外地人才進入台灣帶起本土技術、台灣知名導演紛紛竄起,香港人慢慢不再佔有優勢,才退出台灣,留下台灣本地人繼續奮鬥。阿正在產業蓬勃發展期間,學歷佔了些優勢,常有機會跟著團隊出國到海外拍攝,工作內容彈性,可以到處跑、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鮮感。科技發達後,從底片到數位化發展,進入業界的門檻也跟著降低,台灣廣告影視有了起落⋯有一批批人才轉向對岸發展。

而阿正擔任攝大助也好一段時間了,累積的技術經驗也純熟到適合轉任攝影師,但他還在猶豫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職位?「攝影師在片場壓力很大,不管是美術、燈光、導演,每一個人都會來找你討論。」但天時地利人合就是這麼發生了,一位長期合作的夥伴轉任導演,找上阿正擔任攝影師,就這樣正式執掌了攝影機。

980143_10153879301172048_4837329074090531677_o

技術純熟 初到異地還是碰壁

台灣影視工作者到中國大概就是這 15 年間的事,外地專業人才帶起中國廣告業,就如同香港、日本帶起台灣廣告產業。「當時合作的導演常飛往上海拍片,我也在思索自己的生涯,一個攝影師的職業壽命能有多長?」就這樣,2012 年底,阿正決定離鄉背井到異鄉闖盪。「我們算中後期進入的一批人,其實很早就已經有很多人過去打拼,對岸快速起飛,無論大、小公司都需要影片,內容大至廣告電影,小至電梯影片,案件依不同大小都有相對優渥的預算。」

但並不是說大餅大,機會就是屬於你的!

世界各地人才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地工作人員的技術也逐漸成熟,「我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以前把中國市場想得太 Low,第一次拿著自己的片子走進製作公司,發現人家都是跟外國團隊拍片,攤開來都是汽車等級的大片,看看自己手上的作品,挫折感超大,一度不敢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

香港老闆給第一個機會

阿正回想起自己的第一個案子說著當時真是運氣好,「我是12月初過去的,拜訪了 70、80 間製作公司,2 月就過年了,去之前就先設定年前就是先去看環境、純拜訪,沒接到案子也沒關係。剛好要回台過年前,有一家香港製作公司要拍一支小片,香港老闆給了我第一個機會,那支拍完後覺得還不錯,過完年後還有一支要拍。」就這樣阿正年初五就飛回上海工作,從一個月一支、有時候甚至沒有,經歷了重重困難與打擊,一直撐到現在每個月都有固定案量。

11206034_10200841483196768_7015791701736391622_n

對岸未來發展會更多元 

台灣幾年前預算開始逐年下滑,攝影師一支廣告從 5 萬到 4 萬、3萬,一年比一年低,反觀中國,「預算給得很優渥,不管是勘景、前期準備工作期間都算 Pay,一算下來就差很多。」但阿正說不少人也會問他在中國是不是真的賺得比較多?但事實上,上海消費水平高,扣掉生活開銷,其實也差不了多少,「我接案數量跟在台灣其實相去不遠,一個月能接得案子平均都是 4 – 5 支。」但阿正說:「重點就是延續職業生涯,不想這麼快就被淹沒。」

中國網路發達後,廣告影片劃分得很細, TVC、網路廣告、車上電視廣告、大樓電梯內螢幕都是商機,加上微電影、網劇,類型不那麼單一,變化很多,這也反映在工作上,「不單只能接廣告,還有很多種類可以接觸。」

生活不容易 當地青年各個拼

聊起兩岸工作團隊間的差異,阿正說對岸的年輕人很敢衝,帶給他很大的震撼與感嘆。「中國三、四線的鄉鎮真的非常落後,你沒辦法想像家裡沒有馬桶,只有茅坑,住家附近都是一片荒涼。」從外地來大城市打拼的青年,只抱持著一個信念,就是絕不能一無所有的退回老家。從他們不手軟的採購最新器材設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他們並不是有錢或是什麼背景硬,有的人甚至將家鄉老屋拿去貸款,為的就是買設備,拿最新的技術拼搏。」正因為市場大他們可以從器材設備投資中看到回收報酬,良好的循環就能創造更好的品質。

1918892_172954269694_7534900_n

從熟悉的城市到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到異鄉工作打拼的人無非是為了留在更大的舞台,即使拼了命也要賭上一把。從阿正的身上看到一名熱愛影視工作的攝影師,為了讓自己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長久,選擇離開最愛的親人,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延續攝影生涯,這絕對不是輕易說走就走的決定,背後有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辛酸。

下一篇將由一名音樂人透過自身在兩岸工作的觀察,將市場趨勢做個人觀點分析。

封面、內文圖片:攝影師 張正林 提供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6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