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四月中好評上映!國寶音效師的工作紀實《擬音 A Foley Artist》

去年金馬影展有一部首映就大受好評的紀錄片《擬音 A Foley Artist》,片中以台灣資深音效師-胡定一為主要紀錄對象,帶領大家認識台灣電影歷史發展中的聲音製作。紀錄片從胡師傅個人故事出發,拉大至更寬廣的視角,深入探討華語電影聲音世界,前往香港、北京、上海,一窺聲音製作歷史及技術發展。《擬音 A Foley Artist》試圖在這個時代,為華語電影聲音發展留下重要記錄。首映後好評如潮,想一窺華語世界第一部關於電影聲音的紀錄片,千萬不可錯過 4 月 14 日在國賓長春戲院的獨家上映!

影像紀錄不為人知的音效幕後工作

1997 年三谷幸喜拍攝了《心情直播,不NG》,故事圍繞著廣播、音效製作,以喜劇電影形式成功讓大家對廣播音效師多了新的認知。而在真實世界中,電影製作,也有專門負責音效的靈魂人物,最常聽到的 Foley,俗稱「擬音」,就是專指對著電影畫面、劇情,打造出相對應的音效。

而《擬音》這部紀錄片,就是華語圈第一部描述電影聲音製作的電影,由曾參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拍攝的導演-王婉柔拍攝。她六年前在工作上遇見了胡定一師傅,這位將 Foley 當成生活一部份的聲音職人,專心投入工作,一做就是 40 餘年,不曾轉換跑道。導演以細膩優雅的敘事手法,帶領觀眾更加熟知擬音師的工作內容,她拿起攝影機拍攝台灣資深音效師的創作生涯,追溯台灣電影歷史發展中的聲音製作,如何創作出適合的音效,加進電影中聽起來不突兀?

影評人-聞天祥就在《2016 金馬影展選片指南筆記》中寫到:

「我們通常把電影當成視覺媒介,忽略聲音在裡面的效果。無論是現場收音,或者是音效製作,甚至是配音這個行當,他們到底是怎麼工作?這個技藝如何傳承?這應該是第一部關心的紀錄片。」

揭開台灣國寶級 Foley 大師的職人精神

胡定一,被譽為「國片聲音魔法師」,是台灣資深影視人員,擔任到「中央電影公司」聲音部技術指導副理。台灣早期至今,電影與音效產業都不成熟,音效師的培養極其困難,也沒有學校專門傳授音效相關專業,只能靠業界師徒制,讓這門技藝代代相傳。他年輕時因緣際會報名了中影招考,在 800 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影,從此開啟與電影的淵源,參與製作過上百部電視電影作品。

縱使科技進步,電影、聲音製作數位化,但拍攝現場沒收乾淨的聲音,是無法用罐頭音效輕易了事的,必須靠音效師的雙手一格一格的對著畫面環境,將聲音模擬還原成最自然的狀態。胡師傅擅長用細微的音效輔助觀眾進入電影情境,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之一:「電影」更貼近真實。

製作音效這條路,胡師傅已經走了40年,技術也走入新的時代。聲音製作是沒有既定方法與規則的,得靠個人平常觀察生活週遭環境,再逐步測試,一點一滴累積經驗,摸索出最好的製作方法。全台灣幾乎只剩他用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做出屬於國片中的好聲音,如今換他成為電影中的主角,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說給更多人聽。

封面圖片:截自《擬音》預告片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6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