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大學問!電影原聲帶的三種類別

所謂的電影音樂當然就是包含電影中的歌曲 (Song) 和音樂 (Score),而現在的電影原聲帶被大家稱作Soundtrack,但這個詞最早是泛指電影中所有的音樂軌(甚至包含對話、音效),演變至今才多專指電影原聲帶。而原聲帶也因收錄歌曲方式發展出多種類型,你知道你手邊所購買的原聲帶是如何整理收錄的嗎?

以歌曲為主的原聲帶

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從英文字面來看專輯內收錄的曲目就是歌曲取向,而這類原聲帶是市場上最大宗的原聲帶類型,主要原因還是一般人習慣聆聽有人聲的大眾流行音樂,為商業市場上的主力,利益比纯配樂唱片要高出很多倍。而這類原聲帶歌曲收錄又分為原著音樂(Original Music),也就是專為電影譜寫的歌曲,另外則是選用切合故事與戲劇需求的既存音樂(Pre-existing Music)。

好的原著音樂 (Original Music) 可以讓經典朗朗上口,就像當年《鐵達尼號》邀請了配樂家 James Horner 為電影量身打造音樂,但他跟另一名夥伴 Will Jennings 還秘密地寫了一首歌《My Heart Will Go On》,邀請了 Céline Dion 獻唱。但導演 Cameron 原先設定是不希望有任何人聲音樂的,但在聆聽過音樂後卻破例將歌曲收進電影中,還在原聲帶中收錄了這首歌,讓原聲帶熱銷 1100 萬張,成為美國出售最多僅以樂器演奏的電影唱片,令人驚豔的莫過於唱片上只有一首流行歌曲,算是相當少見的案例。

而既存音樂 (Pre-existing Music) 的收錄更是一門學問,既存音樂通常所屬各個不同版權單位,要合力發行成一張原聲帶,它有一定的困難。從先前大家熱烈討論的《自殺突擊隊》原聲帶發行消息來看,影迷紛紛抱怨原聲帶收錄不完整,為什麼買了原聲帶,卻沒買到電影裡出現的每一首歌曲?這是因為電影音樂除了取得重製、公播外,發行原聲帶得另外談「發行權」,這涉及複雜的版權與發行問題。所以某方面,就比原著音樂要複雜得多了。因此,原聲帶所收錄的歌曲,不只得考量整體音樂性、商業性,複雜的版權與合約問題,也是電影製片方和音樂方同樣苦惱的呢!

以配樂為主的原聲帶

Original Dramatic Scores On Record,此多收錄為大家公認較純粹的電影原聲帶,有些會直接擷取電影原聲呈現的音軌,也有些會直接經過修改、重新編曲翻唱等,讓專輯表現一致、完整。但真正將電影中音樂軌直接放入原聲帶的情況也較不多見,但在 1947 年米高梅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雲開見月明》(Till the Clouds Roll By)配樂,就首次命名為「Original Soundtrack」,這是一部關於音樂家 Jerome Kern 的傳記影片。該片原聲道唱片發行成功後,其他電影公司相繼模仿,從此原聲音樂作為一個獨立的音樂形式出現了。

知名的作品還有榮獲第 54 屆奧斯卡原創配樂肯定的《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這首同名主題曲就連平常不常聽純演奏曲的樂迷,即使叫不出歌曲名字,依然對旋律耳熟能詳,因為有非常多電視節目和廣告影片都把它拿來當配樂,就連大型頒獎典禮都能聽到。而在當時製作人邀請作曲家 Vangelis 完成電影配樂後,唱片公司把原聲帶製作發行推出,當時還沒有刻意取名,是在受到廣大迴響後,才另外請了樂團錄製,慢慢打開知名度後,還在隔年登上全美排行冠軍寶座,這首歌成為 Vangelis 生平唯一的美國冠軍曲。

從電影概念出發的原聲帶

Music from and inspired by the Motion Picture,這類的原聲帶收錄的歌曲跟電影沒什麼正相關,收錄歌曲皆沒有出現在電影裡這種類型,而是將電影本身作為靈感,發行商將相關歌曲集結成輯,供影迷聆聽收藏,可以稱做電影概念式的選輯,也比較偏向商業行為。許多經典電影如《蜘蛛人》、《獅子王》、《駭客任務》等片也都有另外收錄相關歌曲發行。

製作原聲帶已經成為電影中重要一環,不管是在前期談配樂製作、到後期歌曲收錄,原聲帶製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用主題音樂還原電影,讓大家的情感、回憶能夠重現,這就是原聲帶製作發行最主要的目的!

封面照片:Gioconda Beekman

資料參考:電影原聲的定義與概念(註:此篇內文標示轉錄自洛伊爾懷斯電影音樂頻道)、維基百科: 原聲音樂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6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

1 Comment on 製作大學問!電影原聲帶的三種類別

  1. 這篇文章的內容,對我而言有些眼熟,它連結到某位PTT朋友的文章,而這篇文章則連結到了我在2001年寫的文章,原文的連結如下:http://loyalwise.blogspot.tw/2013/04/soundtrack-albums.html

    以這種情形和自己十幾年前寫的東西相遇發生過幾次,常常是這幾篇,我想應該是我寫過比較重要的文章,而每次看到,我都覺得有些慚愧,因為通常引用者都有註明出處,還特別加上幾句溢美之詞,反倒是我當年並沒有把我的參考資料做說明,就這樣接受了某些出色見解的光環。

    我也就藉此機會介紹Fred Karlin,他本身不僅是獲得過金像獎與艾美獎的電影音樂家,後來也成為一個電影音樂的文字作者,他一共出版過三本書,分別是1990年的On the Trac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Film Scoring,1994年的Listening to Movies: The Film Lover’s Guide to Film Music,以及2005年的100 Great Film Scores。

    其中的Listening to Movies: The Film Lover’s Guide to Film Music,是我個人最喜愛的電影音樂書藉,它的資料完整生動,深入淺出,我在一文中使用的名詞如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Original Dramatic Scores On Record,以及一些好萊塢電影音樂發展的重要歷史事件,即來自他這本書的內容。

    Fred Karlin於2004年過世,他的第一本書On the Trac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Film Scoring剛有簡體中文版發行,希望有天也有機會看到他其他著作的中文譯本。

    Liked by 1 person

1 Trackback / Pingback

  1. 《冰雪奇緣2》、《小丑》都入圍!第 63 屆葛萊美獎影視入圍名單出爐 – 加點音樂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