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只漢斯季默!《敦克爾克大行動》諾蘭背後的聲音團隊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自7月20日上映後,首週在北美就創下15億的亮眼票房。這部片以二戰前的敦克爾克大撤離為故事主軸,同時這也是影響日後同盟國戰勝納粹的重要關鍵事件。
1940年,英法盟軍在納粹德國的攻擊下節節敗退,盟軍撤至法國港口敦克爾克後,為了避免被德軍圍殲,執行了在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名為「發電機計劃」。在撤退過程中,英國與德國空軍爆發激烈空戰,最終英國以動員各種大小漁船等船隻將大部份的部隊撤離歐洲大陸,在九天之內撤離超過33萬人。本片劇情結構單純,導演諾蘭分別從陸海空三個角度,以不同的時間軸來描寫這次的撤退行動,全片緊扣在「回家」這件事。
而諾蘭就根據了這樣的影像敘事方式來建構音樂,在很早以前,他就給了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懷錶的錄音,整部片就根據懷錶走動的滴答聲與節奏來創作配樂與定調剪輯的節奏。本片由於對白少,主要是藉由畫面與聲音讓觀眾直接感受情節中的緊張氣氛,與帶進劇情的推展,透過IMAX技術,讓觀影體驗大為提升,其中配樂與聲音團隊居功厥偉。
比德軍還令人緊張的電影配樂
本片配樂由漢斯·季默(Hans Zimmer)擔綱,這也是他繼《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片之後,第六次跟諾蘭合作。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他用諾蘭懷錶走動的滴答聲當做電影配樂的主體,利用時間的聲音,以及重複的小提琴演奏,強力營造出懸疑的迫近感,彷彿將觀眾也推入這個法國的海灘上,成為盟軍的其中一員——面對彷彿會從任何地方出現的德軍一步步逼近、一面對自己不知道能否順利存活滿是焦慮。
其中原聲帶內的「Variation 15」與「End Titles」這兩首曲目,是由沃爾·費許(Benjamin Wallfisch )作曲,漢斯·季默負責監製,曲子是改編自英國作曲家愛德華·艾爾加(Edward Elgar)的「謎語變奏曲」當中最出名的一段,這個變奏的標題叫做「寧錄」(Nimrod)。
Edward Elgar-Nimrod
而本片的音樂剪輯師雷恩·羅賓(Ryan Rubin)為漢斯·季默負責多部電影的音樂編輯,包括《黑暗騎士》、《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片之外,他也在《瘋狂麥斯:憤怒道》、《怒火地平線》等片擔任音樂編輯,也曾與電影配樂家史蒂夫·賈布隆斯基(Steve Jablonsky)、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合作。
配樂以外的所有聲音:分工極細的音效團隊
本片使用了大量的槍砲、魚雷、船艦引擎等音效,諾蘭認為在電影裡,現場音效更能表現電影的真實感,所以為了取得真實的聲音,本片光聲音錄製工作,就動用了 1 名現場混音師、 7 名音效錄音師與 2 名音效剪輯師。
本片的錄音師Eilam Hoffman曾經為同樣也是二戰題材的電影《怒火特攻隊》錄製坦克、炸彈等戰爭音效,有豐富的心得與經驗,他認為錄音絕對不是只有放幾支麥克風收音這麼簡單而已,光一台坦克車的音效錄製就有許多細節要做,包含彈藥投入彈藥孔的聲音、坦克車履帶輾壓地面的聲音、排氣孔冒煙的聲音等,而音效的錄製,除了使用在電影音效本身外,還需要送到配樂師那,作為電影配樂創作元素的一環。

Eilam Hoffman(sound effects recordist)[圖片來源]

Mark Weingarten(sound mixer)[圖片來源]
在電影製作快完成的階段,聲音剪輯師會在看完電影後,和導演、作曲家開始定音,討論片中哪些地方需要音樂或聲效,然後開始建立音軌,就電影中的對話、音樂及聲效進行混音。

Richard King(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圖片來源]

John Roesch(foley artist)[圖片來源]
電影聲音團隊一覽表
Peter Albrechtsen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David Bach … supervising adr editor
Tom Caton … boom operator
Scott Curtis … foley mixer
Michael Dressel … supervising foley editor
Russell Farmarco … adr editor
John P. Fasal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as John Paul Fasal)
Dominic Happé … boom operator: The Netherlands
Eilam Hoffman … sound effects recordist
Ken J. Johnson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as Ken Johnson)
Richard King … 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Gregg Landaker … re-recording mixer
Bernard Löhr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as Bernard Lorh)
Michael W. Mitchell … sound effects editor
Ryan Murphy … mix stage engineer
Mikkel Nielsen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Thomas J. O’Connell … adr mixer
Jason Oliver … adr mixer
Tony Pilkington … mix stage engineer
Eric Potter …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Gary Rizzo … re-recording mixer
Shelley Roden … foley artist
John Roesch … foley artist
Unsun Song … mix technician
Andy Stallabrass … adr mixer
Tim Surrey … boom operator
Randy Torres … sound effects editor
Mark Weingarten … sound mixer
Hugo Weng … dialogue editor
Zach Wrobel … sound utility: usa unit
Michael John Fuller … technical sound advisor (uncredited)
參考資料
http://www.allmusic.com/artist/ryan-rubin-mn0002117969
http://postperspective.com/sound-fury-part-ii-tiger1-tanks/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hristopher-nolan-dunkirk-interview-2017-7
http://www.mixonline.com/news/profiles/john-roesch-foley-artist-honored-lifetime-breaking-rules/366394
IMDB、WIKI
封面圖片來源:Warner Bro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