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傳統不俗!中國風配樂悄悄崛起

不管是古裝劇還是武俠電影,常可以聽到有濃厚中國風的配樂。在好萊塢也是,跟東方有關的電影題材,也免不了要從作品的地域風格來創作配樂,像是坂本龍一的《末代皇帝》、譚盾的《臥虎藏龍》或是漢斯季默的《功夫熊貓3》等都是。中國風不是一種曲風,而是一種和中國、歷史連結的「味道」和「意境」,更有一種懷古的想像。除了影視配樂外,像周杰倫、王力宏等流行歌手的專輯也常見中國風的歌曲。

本篇,我們採訪到作曲家姜建軍(以下稱 RoRo),他的音樂以特有的中國風聞名,曾與新古典舞團製作舞劇《羅生門》、台灣戲曲學院的雜技公演《曾經.現載》等,作品橫跨戲劇、影視、展演,在文化與商業中游刃有餘,看他如何為這些作品加入更多的文化深度:

從世界音樂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創作動機

一首中國風曲子需要具備什麼條件?RoRo 認為必須先釐清創作的動機,「我可能較多關注在文化面向的創作題材,也許因為這樣的想法吸引了較多的中國風的音樂創作。」過去有許多為國外媒體製作配樂的經驗,他認為的中國風的音樂較不會以亞洲人的角度來想,而把中國風定位在世界音樂當中的一環。但不限制中國地區,東洋風,或者泛亞洲風格等等的風格都有可能在他的創作中出現。

「我會比較在意我的音樂對於想表現世界觀以及文化遺產精神的時候能否充份地表現出來。而結合新世紀音樂的概念也呼應了我對文明科技未來所抱持的期望。」

RoRo 認為,中國風這個形容本身包含了特定人群的人文精神、地域性景觀,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制約、語言、習俗性、文化承襲的意念在內。所以創作上跟聽覺上如果能聯繫到中華文化圈的種種元素都可能有機會運用。除了配樂之外,流行音樂也許是應用程度最大的一環,再來就是演奏音樂的譜寫。尤其在大陸這個中國風的發源地,可以想得到的任何樂種都能夠找到不同程度的中國風的創作。

中國風並非一成不變,掌握文化精髓後如何創新?

以《功夫熊貓3》來說,它是一個從西方視角出發的配樂創作,在既有的編制下,將二胡、琵琶等民俗樂器取代了編制內的其他樂器。RoRo 認為,如果音樂創作想要創新程度多一點,保留最精髓的文化特色,仍然能構成中國風十足的配樂。而音色、音階調式、甚至是旋律特性都可能是最關鍵的因素,端看創作者如何拿捏處理。

就配樂的角度來說,因為引進了很多電子音樂概念加以融合與置入,使得中國曲風的音樂,音色、節奏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中體西用或西體中用的結果也讓配樂出現很多新的風貌,為這個世代的配樂帶來新的氛圍。RoRo 也提到,任何一種風格都會有一個具彈性的框架存在。必須做到某個程度才能算得上是具有風格的音樂,「我覺得老梗也無妨,至少當做是一個學習過程,學習傳統的語法藉此內化創作者對文化的認同度與掌握度,爾後 再透過反觀自己作品的方式為作品添加新意、做點外在的修飾,為自己的中國風找到新的出路。」

和表演藝術的結合的中國風音樂設計

有別於純音樂創作,表演的音樂創作屬於跨界創作範疇,音樂也是劇場表演呈現的一部份,要如何在受限的條件及設定好的情境當中思考如何用聲音去做表現,RoRo 分享了他與表演團隊的跨界合作經驗。

首先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跨領域的團隊溝通,在這樣的條件下,每個人思考問題的點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對於一個問題所給的 yes/no 的意思也不會是字面上的意思,所以在短時間內,培養溝通默契是當務之急。「所幸與我配合的編舞家有良好的默契,能夠互相激盪出不錯的靈感。然而合作的方式要看對方狀況或溝通意願而定,如果與你溝通的是總監製作人或只是執行的創作者,著眼點可能不一樣,有可能也要面臨反覆的修改。音樂創作者也要能視情況而做出專業上的判斷。」RoRo表示。「《羅生門》的音樂需要大量藏/漢族文化特點,在音樂的編創上參考與採集藏族儀式音樂、民族器樂以及雪域特點的中國風曲調,且因應劇情的鋪陳,加上原住民歌手舞思愛以她自信的民俗唱法演繹藏族曲調,融合的層面可說是相當多元。另外舞劇當中有一段展現高空特技的音樂《雜技之神》,靈感則是基於我先前替戲曲學院雜技公演的經驗感受而全新創作的,雜技演員再以此音樂編排動作。」

合作過程中,RoRo 認為比較有趣的環節,是看大量的只有打拍子聲音的排練影片。以舞蹈來說,會要找作曲的編舞通常是舞蹈結構/動作都已經完成了,作曲者在被告知作品的核心意義之後,就慢慢看一支又一支的舞蹈,然後依照舞蹈的速度/總長來譜寫適當的樂曲。對於創作者考驗的不只眼前所看到的動態,還要能「預見」最後登場時候的服裝、妝容、燈光等等臨場感的整體因素,這樣想像的音樂才能更全面的貼近表演預期的整體效果。

若是寫一齣舞劇,情況可能更為艱鉅。配合一支舞蹈的樂曲從初步概念的溝通,試做 Demo、完整編曲、器樂人聲錄音、後製混音,送出搭上舞蹈之後,依照舞團的要求需要做不同程度的變動修改等等。「在《羅生門》這齣舞劇的創作中,我做了超過 35 段的音樂,共費時約一到兩季的時間才得以正式結案。花費的時間心思跟得到的報酬很難以一般的情況衡量,畢竟舞台表演是非速成的藝術環境。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團隊合作,會慢慢琢磨要求音樂也是不無道理的。而最後呈現的舞作,看到舞者們有別於先前在排練影片裡的中規中矩,表演當中流露出與音樂完美吻合的心境與情緒的時候,這份欣慰與滿足也就不言而喻了。」

春節是練習中國風音樂的好機會

年關將近,RoRo 建議想創作中國風音樂的創作者,可以利用過年的機會去逛大賣場,聽聽那些新改編的過年音樂,思考判斷對自己的創作能有什麼亮點或者哪裡用得不夠好。另外對於想在中國風的題材上進一步創作的朋友,在開啟新的製作檔前,也許可以在情境上做一些想像的嘗試。如果今天接的是一齣古裝電視劇的配樂,會需要什麼配樂?可能要很嚴謹傳統的使用樂器、和聲和動機發展的旋律性等等。如果配樂寫給華裔設計師的服裝秀,這樣可能就要比較跳脫,而做成很時尚的電子配樂。所以不妨將這個概念與生活中可能應用的場合做個連結。也許能夠有意想不到的表現可能性!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2 Trackbacks / Pingbacks

  1. [AddMusic十一月精選]古裝劇、宮廷劇風格配樂 – 加點音樂誌
  2. [AddMusic精選]古裝劇、宮廷劇風格配樂 – 加點音樂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