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一代設計展系列—關於聲音的產品設計
加點音樂誌從 2016 年起,除了優秀影像配樂與遊戲,我們每年都會也報導新一代設計展中的音樂聲音相關產品資訊,今年當然也不例外,馬上來看看!
聲潮-穿戴聽覺新體驗
設計者/ 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周榆蓁、康芷瑋
有些人無論是要在工作、通勤、閱讀之類的場合都希望有音樂陪伴,但耳機長時間配戴總是相當不適,因此開始有「穿戴式音響」的產品出現,是介於耳機與喇叭之間的選擇。而聯合大學的學生運用運用薄型揚聲器及布料摺疊結構,讓音響共鳴箱得已伸縮自如,不僅收納時的體積小,佩戴在身上也如服裝的配件一般有型呢。

同為布料材質,大幅擺脫常見音響的科技感。

除了作為配件,平時也可以放置在桌上使用。
CAVEX 皮革音響
設計者/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蔡世元、賴佑昇
常見的音響都以木頭作為共鳴箱材料,是因為其剛性與密度較高,在音色上較為理想。現在卻有設計師仿古法,以製造皮甲的方式煮沸皮革與堆疊的方式增加皮革的剛性,製作出新型態的皮革音響,不但音質出色可取代木材,色澤也同樣溫潤且有彈性。此作品使用的皮革更回收自工業上多半廢棄的二層皮,兼具環保的意義。

團隊挑戰實驗性極強的加工法,成品也表現亮麗,讓這件作品獲得工藝產品類首獎。
迴放 Replay
設計者/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徐于甯
看慣了工業造型的黑膠音響嗎?這件作品外觀靈感來自海芋,用木雕工藝的質感與線條展現自然與純淨的意象,確實呼應黑膠音樂的質感。另外,整個音響如家具一般直接落地,在空間中也能有點綴的作用。
界:電琵琶/二胡設計
設計者/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 鄭喻文
這件作品的設計者本身就是一名製琴師,認為中國傳統樂器一直沒有跟上時代變化,以往在大型舞台表演都只能靠麥克風收音,有諸多不便,因此嘗試開發電子琵琶與二胡,並且嚴謹實際的考量量產可行性與造型變化的可能。遺憾的是,設計師認為目前市面上電子樂器的拾音器都不適合琵琶與二胡使用,還需要重新開發才能讓作品趨近完美。
MR.TOUGH :老人頑酷樂團
設計師: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 吳柏翰、陳育嬋
高齡化社會已成趨勢,設計師也開始關注相關需求。這東西是一個銀髮族音樂玩具,以軟體互動的方式簡化了各種樂器的演奏難度,吉他只需要滑動就能改變和弦、打擊樂器的音色都被整合在一個平面、鍵盤只需要面對六個鍵,讓老人也能夠輕鬆體驗學習音樂的同時,也能夠排遣寂寞、促進肌肉伸展與鍛鍊腦力防止老化。

打擊版(左)、吉他(中)、鍵盤(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