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招」的分眾新時代!獨立音樂推手陳瑞凱:「讓歌曲說話。」

photo credit / 相知音樂

相知音樂創辦人陳瑞凱(阿凱)為知名樂團 1976 樂團主唱,2012 年創建音樂廠牌 re:public records,並以自己經營的「海邊的卡夫卡」咖啡廳為基地,孕育不少音樂人。現在的相知音樂已成為獨立樂團圈的指標,不僅推廣旗下藝人 Hush、麋先生、三十萬年老虎鉗、Easy、馬克白、記號士、斑斑等,更成為平台的角色,和更多音樂人合作出各種有趣的計畫。從少女的偶像到現在漸漸走向幕後、看遍樂團圈的改朝換代,說起成立相知的初衷,阿凱仍帶著十足的感性說著:

「我並不覺得我是一個廠牌、一個公司,從幕前走到幕後有兩個轉捩點:當時我覺得在卡夫卡上班的這些年輕人,馬克白、Easy 、Hush …等都很強、很有天份,那時正好 1976 不循著傳統的流程得到金曲獎,我覺得我的運氣很好,我可以想一下如何運用我的知識來幫助大家。那時的唱片公司普遍有點失敗主義、覺得能做的很有限,所以我就自己開始學習,那大概是 2010 年的事。

第二個是在 2014 年 318 學運,陳為廷引用了 1976 的歌詞作為退場宣言『有天變成了被對抗的大人,也別忘記今晚我們帶群孩子闖進誰的殿堂去撒泡尿。』那時的我是老人家,在外面替這些年輕人加油,當年寫的歌詞是個理想,但現在他們幫我們做到了。我覺得我沒有這麼酷,現在,不是我的年代。」

沒有「招」的分眾新時代 讓歌曲說話

_MG_9972
photo credit / 相知音樂

究竟現在的新時代是什麼樣貌呢?提起新一代的音樂圈,阿凱眼神閃爍著光芒:「現在他們比我們過去做的好太多了,Demo 階段就能做的很好,也有十足的錄音技術,這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就連表面的形象,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看似每天穿著一樣的衣服,可是卻是不一樣的牌子,他知道自己的樣子是什麼。」

過去我們習慣把自己的音樂標籤化,英搖、後搖、流行…,有了這些標籤很快速的被識別、方便聽眾去思考,但現在社群網路潮流下已成為分眾市場,市場本身已經進行標籤化,不需要特別定位自己是小清新、像不像陳綺貞,這樣的音樂會自然的他應屬的圈子中傳播,透過社群連結自動的成為一個分眾市場,沒有主流、小眾、獨立之分,現在的年代小眾就是大眾、每個分眾都是一個市場。

「今年的金曲獎,大部分都是第一張專輯就入圍了,傳統的唱片公司需要去檢討,為什麼他們看不到這些好音樂?」滅火器〈島嶼天光〉在學運時爆紅,茄子蛋〈浪子回頭〉金曲後搜尋量大增、點閱數突破兩千萬、于文文〈體面〉在網友口耳相傳及 YouTuber 接力翻唱下獨佔冠軍寶座,顯見歌壇上已不再是大咖藝人獨佔,新生代快速崛起,而這些歌也並不是透過行銷宣傳操作,或大買廣告而成。「告五人樂團實力很強、2017年才成團,歌曲『披星戴月的想你』一放上就在音樂網站上創下超過 560 萬的點閱,但廣告費是 0 元!」

「這個年代,沒有什麼一定成功的『招』,沒有規則和手法,找不到爆紅的原因和邏輯,一切都回歸到歌的本質。」

現在的年代,沒有標準可以定義「好」歌,阿凱也談到盧廣仲的〈魚仔〉,這首歌很好聽,當初導演找盧廣仲演戲,他也曾經納悶自己是否會演戲,但導演知道他就是要找一個能寫出魚仔的人,這個角色就是他的樣貌,能寫出〈魚仔〉的也只有盧廣仲。

拋開傳統框架 多元的獲利途徑

_MG_9177
photo credit / 相知音樂

若這一切回歸到歌曲本身,但現在串流當道、無法以銷售專輯為主,音樂變得越來越便宜,我們也好奇這樣是否有所矛盾呢?阿凱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他非常樂觀的說:「載體好的年代,大家都會專注在載體上,它會帶來直接的營收,現在的串流趨勢也許收費低,但它很快速廣泛的把這些歌主動帶給聽眾,反而會因為音樂本身吸引更多人去聽你的音樂,靠音樂本身在打仗。」

跳脫銷售「音樂專輯」的傳統框架,音樂的獲利途徑有更多的可能,過去音樂或許會透過買廣告的方式,在電視台強打、置入在影視作品之中等。「現在的導演、電影公司其實 sense 是很高的,他們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音樂,對音樂的品味甚至比唱片業本身還高。」像 Hush 的歌曲在授權上相當受歡迎,〈第三人稱〉就在電視台、選秀節目、電影等授權了多次,這並不是公司的安排,而是歌曲自然被聽見、被欣賞而選用,再度證明了阿凱所說的「一切回歸音樂本質」的理念。

新一代的音樂人從小受到環境多元的刺激,感官上比較強烈,不管在歌曲表現或個人的經營上都有自己的想法,除了音樂之外,也意外的開拓出各種有趣的道路「有些音樂人反而衣服賣的挺好的,歌曲放上各個平台上,讓更多人聽到就賣出更多衣服、更多毛巾…。」阿凱提到他在北京認識的樂團二手玫瑰,身為東北人的他們很喜歡吃火鍋,就把樂團的形象和品牌和火鍋結合,打造「搖滾火鍋」進軍了餐飲業。「重點都是在於那股熱情!」

音樂人自主意識提高 更開放的合作空間

DSC_5845
photo credit / 相知音樂

「我是一個 A&R(artist and repertoire),我自認為可以看到大家的優點,所以我應該把我的時間投資在這個地方。」近年傳統的唱片公司模式正快速的被挑戰,現在的 re:public records 旗下雖有眾多知名藝人,但阿凱抱持著非常開放的思維。「我們並不一定要簽經紀約,不是我們公司簽的音樂人,也可以合作活動、表演。即使是我們自己的藝人,也不是像從前傳統模式由唱片公司決定整個形象、包裝、行銷策略等等,就像專輯設計 Hush 有固定合作的設計師,我們也覺得很好、並不干涉藝人的選擇。」

因此,相知曾執行多場音樂祭及合作藝人的巡迴演出,包括 HUSH、宇宙人、Tizzy Bac、Easy Shen、雀斑樂團、滅火器、怕胖團、康士坦的變化球、三十年老虎鉗,或台灣樂團潮、FIREBALL火球祭、搖滾台中、Little Summer小暑等大型活動,不僅掀起許多表演熱潮,也提供樂壇潛力新秀們一個良好的舞台。

訪談中阿凱對於最近聽到的新團侃侃而談、興奮著聊起在 spotify 上偶然聽到的好歌,這樣前端的視野、以及欣賞別人的胸襟,正符合相知的「理解支持、相知相識」之意。「現在的音樂人自主性高,有自己的想法,合作模式應該比傳統的唱片公司模式更有彈性。」除去了傳統合約與競爭關係的限制,交流與合作的火花在不同公司之間流動著,期待未來的音樂圈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突破!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1 Trackback / Pingback

  1. 2018台北音樂設計節 — 專訪全記錄 – 加點音樂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