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精品耳機Moshi來告訴你
挑耳機是門大學問,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和外型,現在耳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甚至一個人會擁有好幾副耳機,但看似簡單的耳機其實都經過好多設計師一起努力、經過一次次測試而成。我們先前在文章中已為大家介紹許多耳機內部結構的知識,這次我們訪談到知名 3C 配件品牌 Moshi 的設計總監 Anthony 以及開發經理 Kevin,來了解設計一支耳機需要經過多少細節的努力吧!

左:開發經理 Kevin,右:設計總監 Anthony
外觀設計
外觀是耳機設計的第一要素,也是消費者的第一印象。Anthony 說:「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產品設計師用造型解決問題,其他像是機構、電子等設計師解決不同問題。而耳機最大問題在於聲音,這絕對是產品設計師要優先處理的,再好看、聲音不好都沒用。」
在外觀設計之前,開發經理 Kevin 會先確認聲音風格和產品的定位,在定義聲音之後、有了框架,才透過設計來做到這個聲音表現應該有的樣子,材質選擇、大小等,都是要靠經驗來累積。以 Avanti 這款來說,當初設定是希望打破耳罩式耳機難以攜帶的既定印象,以超輕量為出發點,甚至可以折、可以塞,並且選用旋轉鋼條來讓配戴方向符合耳朵,這一點的細節設計就讓使用者可以很順的把耳機戴起來,並且相當密合、達到很好的降噪,一戴上就可以有很好的體驗感。

外型設計相當簡約,從單體下方接耳機線出去,所以整體上更輕薄簡約。

二代的 Avanti Air是藍芽無線耳機,耳罩部分變大、藏的東西變多,連耳機上半部也全部封起來為了藏線,下方一體成型的轉軸結構花很多心力為了讓收摺時線不會壞掉。
音色設定
音色設定也就是「調音」,必須要知道你想做出的音色,以及單元裝入腔體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為了達到這樣的專業,初期 Moshi 有外部調音公司的協助與建議,到了現在他們已可以精準的提出音色需求來讓外部調整,開發經理 Kevin 和 Moshi 老闆都已成為金耳朵等級的達人了。
但講到音色,每個人喜歡的不同,所以 Moshi 有很多系列,有的低音、有的偏中高頻等,每一種聲音他們都嘗試過,早期 Moshi 是以通路型態販售時,不同取向的耳機可提供消費者多一點的選擇,但隨著他們逐漸站穩耳機市場,耳機品牌的風格定位必須更明確。
「以前我們希望讓消費者定義我們,現在換我們來定義,來求得消費者認同,現在我們的耳機都是在『均衡』體系下去調整,不是雜食的,只要戴上 Moshi 耳機就是一種享受,這是我們希望能傳遞的品牌想法。」
產品生產
決定了外觀、音色功能之後,需要參考很多數據,不斷進行校正和修改,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打樣,以金屬件為例,打樣階段可能是用 CNC 處理的,雖然耗費的成本很高,但大多在打樣階段就可聽出整體的呈現效果,因此這部分的成本是省不了的。即使到了最終生產階段,也有非常多的工法和生產技術需要克服。
以 Moshi 耳機產品中廣受好評的經典款 Vortex 系列來說 ,它號稱「耳朵的初戀情人」,它的腔體結構是金屬的,能有效減少因腔體諧振所引發的音染,大幅提升低頻音域之延展。為了符合耳道的形狀,所以設計成三角形的,這一點形狀的改變在製造上就大幅提高難度,它選用醫療級不鏽鋼合金 316L 粉末冶金,用金屬粉末射出(MIM )製成,製造的難度和精度要求相當高。後方與線材連接處留有空隙,達成自然洩氣、釋放背壓以準確還原低音,空隙的設計考驗精密成型的技術。

Vortex系列第二代Vortex 2不僅升級腔體與音色,價格也更加實惠,不到2000元的超值價使其成為市場熱銷產品。
而 Keramo 是以花瓶為設計概念延伸而來,挑選硬度夠的陶瓷材料,以陶瓷射出方式製成,製作相當精密,聲音也會比較清脆。不同的外型、不同材料與設計方式對於聆聽體驗都有不同的展現樣貌。

Keramo造型特殊,採用高科技精密陶瓷腔體,擁有純淨、自然、無音染的明亮音色。
細緻體驗
最後,為了要在眾多的耳機中打動消費者的心,耳機廠商們花招百出。從配件起家的 Moshi,對於使用者體驗非常在乎,他們為不同款的耳機打造美麗的「家」,讓耳機不只配戴好看,收納時也可以是一個有美感的配件。
聽完了 Kevin 和 Anthony 的分享,才知道設計一支漂亮的耳機並不是這麼容易的,每個角度、每個打磨的細節都要完美展現,才能構成一個符合品牌標準的產品。未來大家在選擇耳機時,也可以更注意每個模組的設計細節,或許會有出乎意料的小驚喜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