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商業影片配樂糾紛!知名網紅papi醬旗下公司被控侵權
近年來,陸續有 Youtuber 踩到版權地雷,在每次事件後,眾人的版權意識也逐漸提升。在製作影片時,每個「素材」的選用都必須謹慎,不論是影像、圖片、音樂,甚至是字型都是很容易侵權的部分,像是的谷阿莫的二創爭議或 Joeman 的字型侵權都是比較經典的案例。
今天,中國大陸自媒體「Bigger 研究所」就發生了音樂侵權事件。Bigger 研究所是中國知名網紅 papa 醬媒體品牌 papitube 旗下的子媒體[註],微博粉絲近 360 萬人。而這次被控訴的影片【20180804期2018最強國產手機大測評】本身,在影片平台「酷燃視頻」的播放量就近 600 萬次,全平台總播放量更超過 2039 萬次。
Bigger 研究所有許多開箱影片
除此之外,影片內容還展示了 Vivo、 OPPO、小米、華為、美圖 等 5 款大廠手機,男主播也透過口白為知名電商平台 ── 唯品會的促銷活動做推廣,畫面中還包含唯品會活動宣傳海報。影片本身透過網路平台流量與廠商廣告置入費用獲得了極大的收益。
經音樂版權方控訴,這支商業影片在未付費購買音樂版權的情況下,在商業影片中使用了日本知名獨立音樂廠牌 Lullatone 在 2011 年發布的原創歌曲 “WalkingOn the Sidewalk”,並將影片在網路廣為傳播,獲得極大收益,本身是不合法的。因此,音樂公司對 papitube 的經營方進行提告,要求判令其停止通過一切平台傳播該影片,並提出 25.7 萬人民幣(折合台幣約 116 萬)的賠償,其中包括經濟損失 20 萬元及合理開支 5.7 萬餘元。
以下為 7/24 Bigger 研究所的微博原文:(已經被刪掉了)

昨天(7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雙方爭議的點主要有幾項:
1. 被控方認為歌曲太簡單、沒有商業價值?!
音樂公司要求了高達 25.7 萬人民幣的損失,但被控方認為這價格明顯不合理,甚至認為該首音樂只有簡單的旋律而並無歌詞,加上創作人 Lullatone 及其音樂作品也不具有知名度,所以該音樂的商業價值極低,侵權行為可能獲得的利潤低。
2. 音樂公司真的擁有該首歌的版權嗎?
被控方認為現有證據無法證明音樂公司擁有 “WalkingOn the Sidewalk” 的版權,也無法證明 papitube實施了侵權行為,根據 QQ 音樂、蝦米音樂等主流音樂網站的標注,這首音樂的作者為 Lullatone,音樂公司無法証明其對涉案音樂作品享有著作權。
目前該案並沒有當庭判決,還需待後續審判而定。但音樂是否有商業價值、值多少錢,是主觀的認定,並不是由弦律、是否有人聲來決定的。再者,音樂的版權歸屬,有些音樂公司會取得音樂人的專屬授權、並取得其著作財產權以及行使的權利,這部分有版權公司、經紀公司等不同公司會和創作人有不同的合約規範。音樂公司是否有權利幫創作人發起告訴,要看創作者和平台之間的協議。
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公開透明來源的音樂、清楚的創作者標示的購買管道是相當重要的,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付費購買!」每一支影片也是影片創作者的辛苦結晶,當然也涉及廣告廠商的利益,為了省下音樂的費用或是授權的時間,而造成影片下架、遭受官司,相當不划算,對於名聲也有很大影響,一定要記得,「付費」購買才是王道!即使是標註免費下載的音樂同樣也是有風險存在的喔!
了解更多 Youtube 的音樂使用:
[專題] 你「營利」了嗎? 談 YouTube 創作者的音樂使用認定方式

註:papitube的經營管理者共兩家公司,分別是北京春雨聽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徐州自由自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春雨聽雷公司是自由自在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 papa 醬本人持自由自在公司 30% 股份。
網紅或YOUTUBER最重要的在於音樂
整部影片的最佳點綴~
若沒有音樂可能會扣分 然後音樂也需要有版權
與網紅媒合平台合作 幫自己增添收入
https://kolmasters.com/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