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的任務是表現自己,也是隱藏起來——專訪電影配樂師辛榮安

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馬來西亞配樂家—辛榮安(圖片來源:辛榮安)

文 / 陳奕君

「某個形式上,你可以說我是《夕霧花園》的另一個導演。」 電影配樂師辛榮安這樣下了註解,他歪著頭說出這句話,語氣和緩,神情謙虛。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夕霧花園》正式開拍之前,辛榮安為這部電影而做的配樂,早已經寫好了,也由此為電影定下了整體情緒氛圍的基調。而導演林書宇,就照著這個音樂的基調來構想、拍攝電影畫面。辛榮安笑著說:「我和導演就好像結了婚,一起生一個小孩。」

電影配樂隨著情節發展,在場景情緒轉換時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一般上,等電影拍完、剪輯完成之後,才會請配樂師開始做音樂。這是因為音樂需要持續的旋律和節奏,不像視覺畫面般可以跳躍,如果中間抽掉一段或有什麼改動,音樂就幾乎是需要重新再做,但《夕霧花園》不一樣。

「我和導演見了面,當時我沒看過原著小說或劇本,當然更沒有什麼影像畫面素材可以參考,我完全不知道故事在講什麼,但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了配樂。」辛榮安和林書宇先大略討論了一些電影可能的發展構想、一些導演的想法,然後辛榮安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創作了 7 首初步的電影配樂。

「我寫了一些我覺得適合電影的音樂,這對電影來說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只是我想象出來的,我把我和導演的想法融合。就像我說的,音樂是最好的交流方式,這樣導演就會知道我在想的是什麼,然後我們再繼續從某個基點來延伸討論。」

辛榮安和《夕霧花園》導演林書宇討論了一些電影可能的發展構想、一些導演的想法,然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創作了7首初步的電影配樂。(圖片來源:辛榮安)

用顏色描述音樂

為了和導演順利溝通,辛榮安選擇用「顏色」來描繪他所想象的電影場景氛圍。
「從我的理解、從你告訴我的角色特質和所有其他東西,我用顏色來和導演溝通,這很有用。我自己的語言是聲音(voice),而我覺得不管一個導演是否懂音樂,他也有自己的語言,但這些都難以視覺化。」

「不過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雙方的認知結合併達到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使用元素(elements),對吧?因此我是用顏色來描述這部電影的。我們有一首配樂叫〈紅色,品紅,灰色〉,基於這些顏色,我寫了一些東西。你知道,紅色是非常熱烈的,非常熱情,然後灰色有點深沈,可能在光亮和陰暗之間。」

快崩潰的修改過程

由於配樂比視覺畫面先行,因此在創作初步完成之後,辛榮安對於導演林書宇提出的一些修改要求,往往難以領會。

「當時我就坐在電子鋼琴前,彈奏我所創作的電影配樂,導演就坐在我的左邊聽我彈奏。常常彈著彈著來到某一個地方,他會突然大喊:就是這裡!這裡要改,我後來就有點崩潰,因為我不知道他所說的『這裡』到底是哪裡。」

林書宇導演不是音樂人,他解構音樂的方式和辛榮安完全不同;而對辛榮安來說,具體指出某一個音符,才可能讓他理解「這裡」到底是曲調裡的哪個段落。

「於是我只好再彈奏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彈奏,導演也總是在我彈奏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大喊起來,反復幾次,最後我才終於找到導演說的『那個地方』,這真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他調皮地眨眨眼睛:「這個故事我還是第一次告訴別人噢。」

為了和導演順利溝通,辛榮安選擇用「顏色」來描繪他所想象的電影場景氛圍。(圖片來源:辛榮安)

電影配樂的功能

顏色給人的主觀感受,帶有一些共性,足以撐起導演與辛榮安對情緒氛圍的掌控與描述。而在畫面與劇情之外,電影配樂要擔負的責任還有更多。「電影配樂並不只是背景音樂,音樂一出來,你就明白了這個畫面要傳遞的氛圍、這個角色的個性,這一點常在超級英雄電影裡看到。每一個英雄都會有自己的主題音樂,你可以很清楚感受到超人和蝙蝠俠的音樂氛圍是不同的,配樂彰顯了他們個性和命運的基調。」

辛榮安也舉了最近上映的《小丑》電影為例子:「配樂也和畫面合作,但它們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有時要傳遞的是更複雜的情感。比如主角可能是在笑著的,但配樂卻是陰暗、悲傷的。於是電影不需要更多的劇情和畫面來交代一些事情,比如主角的個性或他的命運。」

「音樂是關於潛意識的,它會把一些東西從你的心裡勾出來,比如情緒,比如回憶。我甚至會說,配樂和視覺一樣重要,雖然你看不見音樂,但它的存在,它的功能和視覺一樣重要。如果恐怖片只有畫面,但卻沒有配樂和音效,那就一點也不恐怖了呀!就是這個道理。」

辛榮安也說,電影配樂非常好玩。我們可以用很顛覆的方式來豐富電影畫面,像是傷感的場景可以是輕快的音樂,特別熱鬧的場面也可以沒有音樂,任何的反差效果,都是對電影故事的再創作。

配樂也和畫面合作,但它們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有時要傳遞的是更複雜的情感。(圖片來源:辛榮安)

配樂既顯現又隱藏

一般人看電影的時候,或許偶然會留意到電影配樂有多麼傑出,但他們可能沒想要尋找那幾段電影配樂後面操刀手的名字。其實,好的音樂和好的電影,通常是同時出現、相輔相成的,比如:宮崎駿與久石讓,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漢斯季默(Hans Zimmer)。

而電影配樂師的工作,是「譜曲的同時,也隱藏起來」。電影的故事和角色才是主角,如果配樂太凸顯存在感,觀眾就會聚焦在音樂上,而不是電影的故事本身。

「好的電影配樂,不僅要好聽,還要能隱藏在故事中,你甚至不會太注意到它的存在。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消失(disappear),如果你察覺到我的音樂,那代表我可能做得太多,或做得不夠好。」

樂器的性格

音樂確實是辛榮安和外界溝通的語言。訪問過程中,他不斷播放與切換音樂,再一一針對關鍵的微妙之處作出解說。在《夕霧花園》中,他把古典樂和交響樂融合起來,創造出電影裡日據時期的馬來西亞背景氛圍。為此,他還使用了不少民族樂器加以潤色,如馬來宮廷樂器「甘美蘭」、日本的太鼓和木管樂器「尺八」。

「每一種樂器都有自己的性格。你聽到某種音色或節奏,就可以在腦海中對應到某種意象或文化符號。比如,你聽到某些聲音,然後你就知道,哦這是非洲,哦這音樂是中國農曆新年。」

「音樂可以創造情緒、節日氣氛。而音樂如此強大,它跨越文化和語言,直接進入你的靈魂;這就是音樂如此重要的原因,音樂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全世界傳播。」

和偶像同場競爭

《夕霧花園》獲選為本屆金馬國際影展的閉幕片。而辛榮安更成為金馬獎 1962 年創辦以來,第一位提名「最佳原創電影配樂」的馬來西亞人,而一起入圍的同場競爭對手,包括知名的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是我的偶像!我一定要去頒獎典禮,我一定要去見見他,我很希望能夠跟偶像說一聲 hi。」

可是,偶像這一次也是你的對手呢。如果辛榮安得獎了,坂本龍一沒得獎呢?

「噢,如果我不小心得獎的話,我就不去跟他打招呼了,哈哈哈……」

本文由 访问 The Interview 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