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效授權專題】音效也有版權?金獎音效師談音效的正確使用法則

攝影:ZACHARY STAINES,來源:Unsplash
大家都知道音樂會侵權,但很少人注意短短一顆音效,也有音效師豐富的創意和勞力投入,當然也有智慧財產權。在【音效授權專題】中,將為您解析所有音效的來源、授權方式以及注意事項,讓你一次補全所有音效知識。

在每一部電影中,音效無所不在。不論是畫面中颯颯作響的風聲、咖啡廳的對談聲、揮舞刀劍的聲音,甚至是鍵盤打字聲、走路聲、咀嚼聲等等,有許多看起來像是現場收錄的聲音,其實都是音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更深入的跟各位談談音效侵權的判定。同時,內容也將穿插專業音效師的觀點,我們採訪到兩位國內知名音效師—蔣震道(道哥)與高勤倫,請他們從音效師的角度談談音效的使用與購買。

侵權的認定,從聲音設計談起

要界定一顆音效有沒有侵權,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聲音是不是被「特別設計」出來的。 「設計」的範疇可以是特殊的錄音器材、錄音對象、錄音環境、後期處理、聲音編排等導致該聲音無法被隨意複製的因素。

勤倫提到,像是鳥叫聲、流水聲等這種現實生活中錄製的聲音是很難區分的,任何人都可能錄到這樣的聲音,如果不是使用特殊設備錄製,或是經過特別的後期處理,這些聲音就不是經過思考設計後的成品,不會受到著作權的保護。「有的音效像是用編曲的方式,就像樂句,有其獨特性。而那些特殊性夠強的音效,聽得出是哪套版權、哪套音效,尤其是由不同的音效 mix 在一起的組合式音效就很容易分辨得出來。」道哥說。

音效跟音樂不同,沒有辦法從旋律、和弦、和聲、歌詞、節拍等線索來判定這個作品有沒有侵權。勤倫說,像 BOOM LibrarySoundMorph 這類知名的音效公司,音效都是公司的音效設計師做的,這些音效有相當的辨識度,能夠聽出音效出自哪間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會定期舉辦活動,會在活動中送出公司的音效作品,這些活動釋出的音效,也會標明使用範圍,像是個人、學術用途,有些還能作為商業使用。

音效素材來源類型

音效的來源非常多,只要 google 「音效下載」,就會有數不清的音效網站任君挑選,而提供音效下載的網站主要分為三大類:

1. 免費,開放自由上傳聲音 / 音效的分享平台

只要是聲音工作者,或是聲音的業餘愛好者,都可以將自己的聲音作品上傳到這類的分享平台。這類平台除了免費,資源也非常多,大部分也都開放商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網站的都統一授權方式,而是讓上傳者自行決定要採用何種授權,使用前要先確認下載頁面標示的授權方式喔!比較常見的像是:完全共享的「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以及「姓名標示(CC-BY)」、「姓名標示-非商業性(CC-BY-NC)」等等。

2. 免費,廠商提供的聲音素材庫

像是許多影音編輯軟體都會另外提供線上音效庫讓使用者下載,例如在上一篇提到的 Adobe。這些音效的版權所有人就是廠商本身,所以開放使用的條件相當寬鬆。有些不受著作權的約束,能夠直接商用,也無需標示來源,有些則是受部分規範,例如不能將素材庫當作自己的商品銷售等等。這類素材庫的優點是免費、目錄化、可商用,缺點是檔案較少,能夠選擇的有限。

想了解以上兩種音效來源的授權內容,可參考專題第一篇:

【音效授權專題】免費音效下載要注意!看似合法的素材也會侵權

3. 需要付費,合法授權的商業音效素材庫

這類的素材庫主要是由專業的音效公司製作,裡面的音效除了品質高、類型全面、而且還有目錄,方便挑選外,最重要的就是不用擔心有侵權的問題。當然,價格自然也是最高的。如果本身是大型影視作品,或是合約中必須簽立無瑕疵條款,來擔保音效來源的合法性,建議選擇這類合法的音效庫,避免將來可能的侵權爭議。

而裡面有許多不同的授權方案與包套金額,以音效網站 SoundMorph 為例,有一年內無限使用站內所有音效的「Universe Bundle」方案,也有像是恐怖、未來戰爭、科幻等不同類型,以及針對不同用途,像是電影、軟體、使用者介面(UI)專用音效等包套方案,類型相當多元。

截圖自 SoundMorph 官方網站

如果是個人使用,尤其是學生,不想要買整套音效,勤倫提到有些網站會有學生售價的版本,如果網站沒看到相關方案,也可以寫信到音效公司詢問,「國外的公司相對來說,對學生比較走信任路線,給學生證、教師證等都會給折扣,我有買過幾家公司網頁寫有 bundles 價格,卻沒有寫單套多少,這部分寫信給對方,請對方給獨立價格。」勤倫說。

其實像這類的付費音效網站,因為站內的方案多樣,未必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方案,這個時候只要寫信到他們提供的信箱,一般都有會另外報價給你喔!像是國外許多遊戲、電影愛用的音效庫 Epic Stock Media 也在站上提供 e-mail  給有其他需求的買家。

道哥也表示自己會常備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效在公司內部使用,像是在一些會員制的網站,只要支付一次費用,價格從六到十萬不等,就能夠終身使用裡面的音效。而道哥認為,音效可以在平日就慢慢購買,擴增自己的音效庫,不一定要等有需求了才再找。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者要有的概念

音效常常被視為勞務,而非創作,在法律的認定上較難找到立足點,但這就不代表可以未經授權使用別人的創意財。所以不論是音效、編曲,還是錄音,只要是原創作品,如果侵權了,同樣也是侵犯到著作權法喔!

那麼,如果有人侵權了,版權所有者是出資方?還是創作者?這部分,台灣跟國際的認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台灣的判定標準是國內的「著作權法」,除非雙方在合約有明定版權所有人是出資者,不然版權所有者一般是認定為著作人本身喔!

台灣著作權法與國際著作條約對版權所有者的認定

所以,網路上販售的音效是有錄音著作權的,只要音效擁有者自己認定被侵權,就可以提出告訴。「錄音著作權是民事責任,假設我做了環境音被未經同意下使用,我就要自己舉證,像是聲紋、音波、頻率分布等,舉證是版權方的義務,如果舉證得出來,檢察官會採納,就會偵辦上法庭,在著作財產權的保障下,就會變成刑事責任。」道哥表示。

即使在台灣暫時沒有相關的侵權官司,但不代表將來就不會發生,隨著版權意識高漲,版權方在將來也會有各種因應方式(例如:將特殊音效軟體化),為了能更安心的使用音效,我們統整了以下三個重點:

1. 看到「免費」要特別謹慎!搞清楚使用規範

為什麼免費?每個素材網站免費的原因都不同,有的是透過免費音效來宣傳付費音效,或是為了賺廣告費,但不論原因是什麼,千萬要記得,不論是什麼素材,只要看到「免費」兩個字就要特別謹慎,即使是使用過的網站,以防授權條件有變動,建議在每次使用前,還是看一下相關規範比較安全。尤其是商業製作,勤倫也建議,「若音效不是對方直接授權給你的,商用購買會比較安全。」

除了上述舉例的音效網站,像是 A Sound Effect、Sonniss、Blastwave、Bluezone 等也是在國內外非常多人使用的專業音效網站喔!

2. 不想花錢,又害怕侵權,那「仿作」呢?盡量避免

而音效師接過的案子眾多,有時候也會遇到客戶要求「模仿」某某音效的需求,道哥認為這個需求本身就是錯誤的,模仿得越像就越接近侵權。勤倫以《星際大戰》的光劍音效為例:「像是星戰的光劍音效,理論上應該是有版權的,每個使用者都要付版權費,因為是可辨別的,這是那個年代奠定下來的製作方式,如果我知道做法並使用相同的手法自己錄了一個這樣的聲音,就好像我用一樣的方式錄音了某一項樂器的單音,這樣沒辦法有版權,但如果是旋律,就會有版權問題,而音效的錄製在這樣的狀況下版權就有模糊地帶。」

3. 即使購買付費音效,也別抱存僥倖的心態

即使是付費音效,也有限定使用範圍,並不是買了就讓所有人共用。跟許多軟體一樣,音效也有分成單機或多機方案,千萬別心存僥倖,為了省錢而貪小便宜。

「要按照這方式執行,做音效的人才會收到回饋,才會繼續做音效,單顆單顆的銷售方式很難生存。你不花錢買不會有好東西產出,就跟看電影、做音樂一樣。」

— 音效師蔣震道

而現在有越來越多專業的音效師、錄音師獨立販售自己所設計的音效,而且價格還非常佛心。勤倫分享了國外一個知名的音效網站 Free To Use Sounds,曾經是音效師,現為自由聲音工作者的站長,最近在 Bandcamp 將自己累積兩年的音效作品全套販售,500 多 G 的音效庫最早在推出時,才販售 14 塊美元(原價 58.5 美元)。還不只這樣,站長從上個月起,就開始環遊世界搜集音效,這個音效庫還會一直「長大」呢!勤倫認為,雖然價格不高,但小額的累積對這些聲音工作者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

截圖自「Free To Use Sounds」Bandcamp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每一顆聽起來「簡短」、「簡單」的音效,除了考驗聲音工作者的創意,還耗時費力,勤倫說:「台灣自己的音效庫很缺乏,大部分素材都是很久以前留下來的,或是仰賴聲音工作者自己的累積,一般聲音後期的製作期都不算長。但今天可能為了錄一個環境音,跑到戶外去錄的特定的鳥叫聲或是特定環境,今天其他事都不用做了。」除此之外,錄完音,通常還需要經過後製,這顆音效才可以用。

最重要的是,唯有了解音效的價值所在,以及背後要付出的心力,才能了解「為何錯誤使用音效會導致侵權」的原因。想了解更多音效產製的過程,可以參考下面三篇報導喔!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69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2 Trackbacks / Pingbacks

  1. 【音效授權專題】免費音效下載要注意!看似合法的素材也會侵權 – 加點音樂誌
  2. [新聞]知名遊戲平台Roblox音效侵權事件落幕 玩家可「付費使用」 – 加點音樂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