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首部電影音效紀錄片《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觀影重點看這裡

《搶救雷恩大兵》《鐵達尼號》《侏儸紀公園》音效師蓋瑞雷斯同(Gary Rydstrom)(來源:造次映畫)

近年來有許多談論電影幕後人員的紀錄片,像是近兩年上映,集結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咖現身說法的《電影配樂傳奇》、紀錄電影配樂家的生命歷程的《坂本龍一:終章》、或是展現台灣音效界國寶 — 胡定一的 foley 人生《擬音》等等,除了能讓看到平常無法接觸到的幕後工作外,更能深入到創作核心。

而今天(2/21)正式在全台上映的新片《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Making Waves : The Art of Cinematic Sound)便是從「電影中的聲音」出發,從發展歷史、聲音的分工到產製,藉由沃爾特默奇(Walter Murch)、蓋瑞雷斯同(Gary Rydstrom)、本貝爾特(Ben Burtt)等數十名奧斯卡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輯得主,與李安、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等名導的訪談分享,配上經典電影片段,深入電影音效製作現場,宛如一套豪華版好萊塢音效史教科書。

到底,為什麼音效重要到值得拍一部片?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直觀地感受一下音效的重要性。

再來看看《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預告片。

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快速掃瞄一下本片觀影重點,本片沒有爆雷問題,請安心服用。

觀影重點 1:技術的演變如何改變音效在電影中的角色

在 1920 年之前的默片時代,電影可不是從頭安靜到尾啊!在默片高峰期,差不多是卓别林正紅的年代,電影院會聘請樂師駐場,為電影演奏配樂,製造音效,甚至更高檔的戲院還會邀請管弦樂隊現場演出。直到 1927 年,史上第一部完全聲畫同步的劇情片 —《爵士歌手》登場了。電影不只開始有了對白,還有幾首插曲。電影竟然能自己播放聲音了!這在當時造成非常大的轟動,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同時也意味著默片時代的結束。

隨著有聲電影成為主流,拍攝者認為光是有對白和音樂是不夠的,為了讓電影更有寫實感,開始有了音效的概念。而技術飛快的進步,電影聲音工作者要怎麼面對錄音與播放技術的變革呢?在《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中,能夠看到好萊塢一流的音效師是如何調整自己,以快速因應技術的轉變,不論從類比到數位錄音,以及從無聲、單聲道、多聲道立體聲到全景聲、IMAX 音效等不斷變革的播放技術,要面臨的不只是技術的挑戰,聲音工作者在製作聲音的精細度跟層次都得提高。漸漸地,電影中的聲音要帶給觀眾的,除了觀影的沈浸感,甚至還有更高層次的意境表達。

觀影重點 2:電影聲音的分工

想要了解一個產業,從整個歷史脈絡向下深入製作細節,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除了有整個縱向的好萊塢聲音發展史,在片中,《 侏羅紀公園》和《 玩具總動員》的聲音設計師 — 蓋瑞雷斯同(Gary Rydstrom)也從人才環(下圖)來深入說明整個電影聲音製作的編制。所以,之後在幕後名單中看到的 ADR、SFX …. 等許多陌生的名詞,在看完這部片後,再也不用黑人問號了,這在片中都有很豐富的介紹。

由左至右:聲音(錄音製作、對白剪輯、同步錄音)、音效(音效、擬音、環境音效)、音樂

觀影重點 3:技術在手人才要有,音效是創意的展現

托好萊塢八大影業支持的福,片中有非常大量的經典電影案例可以看。此外,也透過不同的案例,帶出幾位在音效史中,引領創新的幾位音效師。像是在 1977 年《 星際大戰》上映前,電影的音效大多是使用電子合成器製作的,但為了讓電影的聲音表達更真實,增加與觀眾的連結,本貝爾特(Ben Burtt)就直接實錄真實的聲音,再加以合成製作成片中的各種音效,像 R2D2、光劍聲,或是丘巴卡等音效都是這麼產生的。像是丘巴卡的聲音就是本貝爾特花了一整天跟小熊玩,然後用各種方式引誘小熊發出各種聲音後,再後製而成的。

除了精彩的創意外,也能看到在庫柏力克的電影《萬夫莫敵》中,音效師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透過 foley 將現場收音失敗的部分救回來。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在本片都有豐富的介紹。

 觀影重點 4:導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這部片中,除了探索許多出色的聲音設計師,也訪問了許多和他們合作過的導演,像是李安、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克里斯多福諾蘭,以及《愛情不用翻譯》、《黑豹》、《楚門的世界》等許多知名導演,從導演的角度來談談他們對電影聲音的想法。

在片中,能看到像是同時擁有歌手、演員、導演身份的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是如何擇善固執,即使虧錢也要改變電影的聲音環境,進而成為立體聲的先驅;或是喬治盧卡斯為了尋找能夠為《 星際大戰》世界設計聲音的音效師,跑到母校去挖掘人才等等,導演對於聲音的思考也是本片不可或缺的重點。就像是《侏羅紀公園》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所說的:「我始終認為聲音比影像更能引領觀眾融入故事。」

《登月先鋒》《樂來樂愛你》音效師李愛玲( Ai-Ling Lee)(來源:造次映畫)

《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是一部相當精彩的紀錄片,除了有史上第一部以「電影聲音」為主題的紀錄片這樣的代表性意義外。也因為導演是女性,了解女性在這個產業會面臨的現實狀況,因此,片中也訪談了許多優秀的女性聲音工作者,透過她們的經驗,可以看到女性音效師是怎麼在男性居多的好萊塢聲音產業中,如何掀起一股新浪潮。此外,也因為這部電影的誕生,讓更多人得以探索電影聲音迷人的世界。

《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在以下十家戲院同步上映:
台北信義威秀、台北光點華山、台北國賓長春、南港喜樂時代、桃園統領威秀、新竹大遠百威秀、台中大遠百威秀、台南Focus威秀,台南國賓影城、高雄大遠百威秀。

#同場加映
電影音效傳奇—台灣篇

看完本片後,想知道台灣的聲音工作者是怎麼為電影設計聲音的嗎?而台灣的音效產業又是怎麼樣?以下為您精選了幾篇精彩文章,千萬別錯過啦!

  1. 金獎音效師周震專訪:「有時,現場的聲音無法取代」
  2. 聲音設計師的幕後到生活日常:專訪蔡瀚陞、高勤倫
  3. 實作公開!電影音效設計的深度研究
  4. 擬音 foley 不是全部!金獎團隊奇奕果創辦人蔣震道談音效設計
  5. 現實總是殘酷!金獎音效師談音效產業現狀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