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剪接耗時一年!導演袁緒虎、配樂張衞帆談《東經北緯》製作:「你只能姑且一試,別留下遺憾」

攝影:Kair Chen

那是一個有點炎熱的下午,第一次來到袁緒虎導演的工作室,牆上、地上充滿著關於海洋的物件與各式專業的器材,走上二樓看到滿滿的人和器材,正在準備幾天後要去潛水的設備和拍攝器材,相當符合對導演「若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前往海的路上」的印象。

袁緒虎導演

一部探尋人與人,人與海之間的故事

提起虎哥,「大海」二字幾乎與他密不可分。熱愛戶外運動的虎哥,從 2000 年開始學潛水,就不斷「推坑」周圍的工作人員們去潛水,只要和虎哥合作過的工作人員都成為愛上海洋的一份子。談到海,虎哥不免感慨地說,過去幫很多電影拍攝海的片段,除十部有八部都是跳海自殺,或是出意外死掉的場景,海幾乎都只有一下下,或只是借用水下無重力狀態的美感,在這之中大海的定位是什麼呢?

虎哥與團隊們熱血的研究攝影器材

「現在大海面對的問題與環境破壞,或許他們不在意、但我很在意,所以我想拍出一部屬於大海的片子!」就這麼一個簡單熱血的念頭,虎哥從廣告導演,變成水底攝影師,再蛻變成長片導演。

一開始,他以二戰為背景,寫了一個從潛水出發、橫跨菲律賓、台灣、日本、美國的龐大故事,希望讓觀眾能透過電影看到海洋的美好。但這世界觀太大、這個劇本就被擱著,直到有一次跟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談到海洋保育的種種困境,聊著聊著就成了他第⼀部關於大海的劇情片《海人魚》。本著對海洋的熱情,虎哥以獨立製片單挑巨大的電影市場,「籌資很困難,最後還拿自己房子抵押,完成我對大海的愛。」最後,《海人魚》除獲得了六個影展七個獎項,更一舉拿下金鐘最佳攝影,肯定了其在水下攝影的特殊美感。

《海人魚》的成功給了虎哥新的機會。他把第一次寫的劇本範圍縮小,一對台灣兄弟的角色被拉出來,他們的感情獨立成一個新的劇本,無關時代,而是一個有著濃墨在地情感的故事。「《東經北緯》就是那個很大很大故事的前傳。」虎哥說。

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東經北緯》從父子三人出發,去探尋人與人、人與海之間的故事。傳說中有個海盜在海裡藏了大量的寶藏,三百年後,海盜的後代仍深信著這個傳說,除了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答案外,更訓練兩個兒子潛水,和自己一同「尋寶」。但人總是會變,小時候的我們相信童話,但長大就不一定了。在劇情中,原本感情很好的父子三人,隨著兒子長大,價值觀、所相信的事慢慢改變,對「寶藏」的定義產生嚴重分歧,因而漸漸起了口角、關係越離越遠…。

「東經」、「北緯」不只是片名,在片中也是兩兄弟的名字。談到這名字的由來,虎哥說「不管你在什麼地方,總有一個東經跟北緯線交會」,就像訴說著「不管海是如何寬廣、兄弟的心如何越走越遠,我都能夠找到你的位置」概念。名稱不僅緊扣著全片核心,更顯著虎哥的浪漫。

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聽懂海浪的語言,就能和海說話」

「大海」在袁緒虎的作品中,扮演的不只是一個場景,而是故事最重要的核心,《海人魚》是這樣、《東經北緯》更是如此。所以在整個拍片的細節上,舉凡整個畫面的光線、色彩、聲音設計、音樂等,都緊扣著海與角色之間的連結。

每個導演對海的想像都不同,大部分的導演拍海都希望拍出陽光灑在海上、耶穌光折射的感覺,但對虎哥來說,拍海對他來說有更多順流而行的浪漫,如同海人魚中的台詞:「如果聽懂海浪的語言,就能和海說說話。我們從浪花飛濺的方式,分辨今天是否為適合出航的日子。」身為一個半「以海為家」的影像工作者,虎哥也順應著海的各種美麗、找出劇情的表現方式,透過海看出角色當下的狀況與心情。

海不只是場景,同時也能夠反映角色當下的情緒(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對本片的兄弟檔來說,小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很單純的、廣闊無垠的大海,到隨著成長所經歷的事物不同,長大後不只人生的價值觀改變,看海的角度也不同了。「以哥哥來說,談戀愛的時候,海看起來很美、很優雅,色彩很繽紛,氛圍讓人很陶醉。」而哥哥長大後,隨著價值觀的改變,畫面逐漸著重在魚群、珊瑚、地形與地貌。「海都在那邊,但你看的可能已經是不同的東西了。」

而在靠海為生的弟弟眼中,海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賺取金錢的來源,在不使用特效的情況下,要拍出角色不同的心境,相當考驗導演與攝影師們的水下攝影功力。「我在拍的時候就知道要做什麼事了,所以不需要特效。不像國外拍沈船還要去泳池拍。以我們的技術、規劃能力來說,甚至可以直接潛到水下 30 米的位置拍攝。」虎哥自信的說。

對導演來說,挑選演員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否享受在水中的感覺(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也因為虎哥對海的特殊視角,東經、北緯的選角也非常具有「挑戰性」,起用沒有潛水經驗、演戲經驗的新人,「我看的不是他們多會游泳、會不會怕水,而是他們怎麼和水相處,去看演員是否『享受』在水裡的感覺,看看在水下快不快樂,看這部分就知道他是不適合當演員了。」享受這個詞或許有點抽象,虎哥進一步說:「你去看他們跳下水後,那個指縫中的水的流動是什麼感覺就知道了,他們倆的水性就很不錯。」對愛海、時常潛水的虎哥來說,選角的策略也和大海離不開關係。

左:飾演父親的吳朋奉,右:袁緒虎導演(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神隊友!聲音部門全面助攻

本片的製作後期相當曲折,虎哥告訴我們,因為剪接出了很多問題,中間換了四次剪接,光剪接就剪了一年多,所以影響配樂的製作期程。就在他坐困愁城之際,透過朋友認識了作曲家張衞帆。「在聊的時候,發現衞帆很喜歡海這個元素,而且聊到後面,他在對畫面、情緒的掌握很堅持,比我還堅持。」「在跟衞帆聊天的過程中,是聽得出他所想像的音樂長什麼樣子的。」也因為這次愉快的談話,兩人的合作很快地就決定下來,虎哥形容這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內心很是感恩。

配樂家張衞帆說:「在創作的過程中我一直懷疑自己是否能寫出如深海般清澈無暇的音樂,我很清楚創作者的內在世界在大自然的面前是無所遁形的,你只能姑且一試,別留下遺憾。」衞帆同時也帶有浪漫的因子,與對海的愛。

配樂家張衞帆(來源:張衞帆Facebook)

「你也知道像我們這種獨立製片沒什麼預算,每筆錢都是辛辛苦苦去偷拐搶騙(笑)來的,畢竟不像電影公司有金主,補助也拿得不多。所以衞帆當時跟我說:『我要錄真的樂器』時,我整個頭皮都發麻了,一來是預算考量,二來是因為要提前兩週交拷貝片,時間很趕,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虎哥笑著回憶著。

「後來我們還是決定錄真的,但因為疫情和各種因素,原訂要赴歐洲的錄音 session 被臨時打斷,於是我們在 3 天之內在找齊了所有樂手,除了台灣之外、也有遠在佛羅里達的專業樂手越洋合作。」張衞帆不只達成這個困難的任務,甚至做的超乎導演期待:「錄音時其實我多錄了一些導演沒聽過的東西,直到混音現場,導演才第一次聽到很多的音樂段落,在錄音室旁邊抽煙時,導演突然說他決定把整個電影的音樂拉大,讓音樂跟海浪共舞。」

女高音錄製中(來源:張衞帆Facebook)

而音效部分也找了曾在《海人魚》合作過的沈冠綸,「他是不二人選」虎哥說,當初在做《海人魚》時,為了讓音效師能呈現他要的「水下的聲音」,前前後後溝通多次、費了不少功夫,甚至直接帶他去潛水,「每 5 米就停下來讓他聽,最深到 25 米,那一整天都在讓他聽,最後他真的就做出我想要的聲音了。」直接把音效師帶到水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大概只有袁緒虎導演能用這麼直接的方式溝通吧!

最好的狀態,永遠在旅途中

作為一部獨立電影,其實沒有太多犯錯的空間,不論是對投資人、對於市場,都得交出水準之上的作品,才有後續的拍片機會。對虎哥來說,這些都很重要,但他認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生活」,如何讓拍片跟生活產生化學效應,成為他人生最大的課題之一。

袁緒虎導演(攝影:張喻茜)

虎哥分享到以前跟過一個導演叫馬丁,他曾說「拍片,就是拍出你的感覺而已。想把片拍好,就是把生活過好。」因此,虎哥每次拍片都像是個旅行,白天拍片、晚上看片喝酒,看似浪漫的生活著,卻又處處關心著各個細節。電影上映的前夕,他更在臉書發起「環島貼海報」活動,由導演親自送海報張貼在各處,短短兩週就貼了將近 50 張海報,熱血的他,一直有著吸引眾多志同道合夥伴的魅力。

準備張貼的海報們(攝影:Kair Chen)

從年紀輕輕就與海密不可分的虎哥,去海邊、潛水的次數已經無法計算。就跟片中的男主角一樣,看海的方式跟態度也不斷地在變化著。「以前是一逮到機會,裝備揹著就下海,現在可能純粹在岸上看海,也不一定想帶相機,漸漸地會用不同的方式去享受海。」「人生就像海一樣,會帶走很多東西,來來去去,所以人在身邊,就開心一起工作,人走了,就讓他順著海流飄吧!」

劇組準備下水(來源:東經北緯facebook)

對不斷追著夢想、到處上山下海的虎哥來說,他最好的狀態「永遠在旅途上」,而海洋也影響了他對生命、生活的想法,這樣豁達的人生觀,也將藉由電影,傳遞給更多人。回到前面虎哥說的,海是很美好的事物,在螢幕上,它不僅只是一個短暫的悲劇場所,透過他的電影,海的美好也將讓更多人感動。《東經北緯》即將在 3 月 5 日於全台戲院上映,同時原聲帶也將同步發行,如果你也喜歡海,千萬別錯過這部電影。

加點播播:合法店面公播解決方案
About 加點音樂 (270 Articles)
加點音樂是由一群音樂人與設計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動音樂合法使用與提升整體創作環境。addmusic.tw

1 Comment on 光剪接耗時一年!導演袁緒虎、配樂張衞帆談《東經北緯》製作:「你只能姑且一試,別留下遺憾」

  1. 很認真的製作, 謝謝分享!!!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