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音DJ談二次元遊戲音樂創作:專訪3R2
ACG 是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遊戲(Game)的合稱, 原本動畫和漫畫產業就密不可分,隨著電玩產業的快速崛起,這三項產業開始緊密結合,其中又以日本發展最為蓬勃。許多作品企劃都是跨三項平台來達到最大收益,使得 ACG 成為日系動漫風格的代表詞。ACG 文化在台灣雖還算小眾,但隨著遊戲、IP、動畫產業不斷成長,APP 發展大舉進入個人行動裝置,ACG 文化不僅逐漸擴展應用市場,也成為音樂產業中另一枚新星!
今天我們採訪的知名作曲人 3R2 ,是以製作各類型電音舞曲和 ACG 相關作品的樂曲為主的作曲家。年紀輕輕的他,不僅創作風格多元,更曾為《Cytus》《Deemo》《CHUNITHM》《Lanota》《Rabi-Ribi》《前進吧!高捷少女》《東津萌米-穗姬》等 ACG 作品提供過樂曲或配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音樂在遊戲的應用與製作重點。
從節奏遊戲開始遊戲配樂之路

3R2 最一開始是從遊戲配樂開始喜歡上音樂的,2008 年旗下有很多音樂遊戲的 KONAMI公司,舉辦了一場DJ電音活動,在 Youtube 上看到影片段落的 3R2 深受吸引,便立下了製作節奏遊戲音樂的夢想。
他在噗浪上看到遊戲公司在徵求音樂,曲子被選用後,被用在大型音樂遊戲機台上,這也開啟了他遊戲音樂製作的第一扇門。在公司解散後,當初遊戲公司的核心成員後來成立了雷亞,將重心轉到手遊,創造了台灣知名的節奏遊戲《Cytus》,不僅興起節奏遊戲的潮流,許多歌曲也成為遊戲迷收藏的重點。
「一般遊戲配樂只是配角,只需要襯托場景氛圍跟當下情境,但節奏遊戲重點是音樂,寫的難一些會更有遊玩性。」
節奏遊戲必須要照顧分眾玩家的需求,搖滾、pop、抒情歌適合剛入門的玩家,核心玩家就需要更高難度、快節奏的音樂,這種音樂有點西方電子、又帶有日本活潑萌萌的元素,結合為一種可愛華麗的風格,在 ACG 動畫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充滿日式口味的「J-core(Japanese hardcore)」,是節奏遊戲、跳舞機常選用的終極關卡,也是 3R2 最擅長的曲風。
「《Cytus》只有世界觀,故事性比較少,到了《Cytus 2》添加不同的遊戲要素,有了角色的故事設定,在音樂創作上就會針對角色有更多考量。」如「Neko」這個角色設定是個超人氣實況主,在網路世界中代表著渾沌與無秩序,卻同時也象徵著創造與可能性,提到在遊戲《Cytus 2》裡面,為 Neko 編寫的這首 〈Blow My Mind〉的創作概念,3R2 提到:「這首就是用所謂『音樂節奏遊戲的音樂』的思維去寫的,也就是要在短短一到兩分鐘的曲長限制內,讓曲子有各種複雜的節奏變化,能夠讓玩家聽曲子覺得爽,玩起來也很爽。」
「曲子裡面也嘗試用了不少當時不太會用到的音色和元素,像是 intro 的合成器 bass 音色,甚至是過門出現的〈blow my mind〉人聲取樣其實是錄製自己的聲音然後用各種效果器去做一些有趣的聲音。某種程度上這首當時對我而言算是充滿實驗性質的曲子。」
商品形象化 ACG產業發光
即使不熟悉 ACG 產業的人,也一定聽過 《前進吧!高捷少女》吧!由希萌創意為高雄捷運打造的虛擬代言人高捷娘,不僅創造了四個可愛的動漫角色,讓高捷吸引大批粉絲,更延伸了遊戲、輕小說、主題曲,其中「下一站,與你」便是由 3R2 編寫,他為其中一個角色「小穹」所打造的這首甜美歌曲,一上架就立刻爆紅!之後 3R2 再度與希萌合作《東津萌米-穗姬》,此款結合屏東在地農產品的全新擬人化角色打造的養成遊戲,搭配主題曲〈Seeds of Smile〉,把傳統的稻米變得超級可愛!
談到主題曲的創作,3R2也提到遊戲製作人給他很大的發揮空間。「在了解遊戲的內容和劇情後,得出"明亮"、"快樂"、"溫馨"、"可愛"等關鍵字,然後以那些關鍵字為主題和方向去作曲和編曲。除了大家熟悉吉他、鼓之類的樂團編制樂器,裡面也用到一些鈴鐺、鐘和合成器的音色來表現出前面提到的主題和方向。」
想不到 ACG 的應用可以如此的有創意吧!想知道更多的細節,別忘了關注 2018 台北音樂設計節!3R2將帶來更多遊戲音樂的創作實務,敬請期待!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