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音樂設計節 — 專訪全記錄
談產業
蔣震道

「因為這件事太有趣,讓人常忘記我們是在花錢經營一個生意」音效產業現在還值得投入嗎?想像與現實中的差距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周志華

同樣是做音樂,在一樣的大環境下,為什麼有人撐過來並且屹立不搖?而有些人很早就放棄了?從類比到數位時代,有台灣 Midi 教父之稱,配樂資歷 37 年的周志華怎麼看這件事?
陳嘉雄

柒號工作室是許多廣告大導長期合作的錄音室,他們做了什麼?讓在這個追求 CP 值的大環境,且在定價高昂的情況下,仍然保有相當的案量呢?
陳瑞凱
沒有「招」的分眾新時代!獨立音樂推手陳瑞凱:「讓歌曲說話。」

在這個年代,想讓創作被聽見還有固定模式嗎?過往唱片的歌手行銷模式到這個年代還好用嗎?
錢煒安

一定要先學錄音再混音嗎?一個優秀混音師應該有什麼特質?要錄成一張優質的音樂作品,最核心的關鍵角色是誰?
搞音樂
廖晉儀、黃宇哲
顛覆傳統唱片製作!網紅時代來臨 – 專訪那對夫妻、聖結石、谷阿莫音樂製作人

有越來越多網紅攻佔音樂排行榜,不管是 MV 觀看次數、或是唱片銷售成績都不輸發片歌手。原來,他們不止有梗,歌也很好聽呢!那麼,為網紅製作歌曲和一般唱片製作有什麼差別呢?
張衞帆

音源的擬真越來越強,但這真能完全取代樂器實收的質感嗎?我們前往公視節目《藝術很有事》錄音現場,來聽聽作曲家張衞帆對樂器實收的想法。
米奇林
專訪米奇林/從詞曲創作到編曲,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是怎麼來的?

作詞作曲和編曲在創作思考的差異是什麼?編曲可以怎麼改變曲子的調性?哪件事又決定了整首歌的質感呢?來看音樂創作人米奇林如何從不同角度來分享創作這件事。
林明學

從台北到紐約,一萬兩千公里的距離,作曲家林明學憑藉著對配樂的熱愛,隻身前往美國追求夢想。為什麼選擇紐約而非好萊塢所在洛杉磯?扎實的古典背景對配樂真的有優勢嗎?
拍廣告
J.Wu
這條路從不是freestyle – 製作人J.Wu談廣告Rap歌曲製作重點

Rap 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的本質受到許多廣告商的青睞,但作為廣告內的段子來創作,可不像吳亦凡說的一樣 freestyle 啊!來聽聽有豐富廣告 Rap 創作經驗、同時更是台灣嘻哈界先驅— J.Wu的廣告音樂創作分享吧!
尹國賢
廣告導演尹國賢專訪:「做出超越別人預期,往往比揣摩別人想要的還要好!」

有越來越多「好看」的廣告,除了能襯托商品,更能跟觀眾產生連結,如何為廣告說一個精彩的故事?創意怎麼來?來看看尹國賢導演怎麼在忙碌之餘還能保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
黃嘉緯
廣告導演黃嘉緯談故事:「在這個世代,『把一個故事說得好聽』 的能力,才是最稀有的資產。」

黃嘉緯導演的作品以真摯的情感,精準的品牌風格塑造聞名,從攝影、美術到音樂,無一不精雕細琢,對細節的重視,成就了無數精彩的廣告。從事廣告拍攝十多年的他,又累積了哪些寶貴的經驗和想法呢?
王信翔

動畫不僅能延展廣告劇情的各種想像,更能吸引不同族群的消費者。除了吸睛、凸顯產品特點的動畫設計,為品牌、產品製作動畫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細節呢?
玩創意
比爾賈

在這個速食年代中,MV 擁有前衛的視覺、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創意,烘托歌曲的情感氛圍,是歌曲行銷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身為一個影像創作者,比爾賈是如何在創意之外,在作品中保有自己的想法與風格呢?
宋恆

互動裝置各個都所費不貲,為什麼品牌還是持續在做這件事?效益又為何?有豐富互動裝置設計經驗,近年來結合許多虛擬實境技術創意的宋恆,從案例出發,聊聊創意怎麼來,以及如何被售出。
顏伯駿
以「品牌」角度做大型活動設計—專輯設計師顏伯駿聊金曲獎設計幕後

近年金馬、金鐘、金曲獎等大型活動,一掃過去金光閃閃的印象,開始有了新氣象!究竟有「品牌」概念可以有什麼差別?大型活動導入設計應該怎麼做呢?!
蔡卓翰、余佳倫
JL DESIGN x MUSDM 音樂與影像的完美結合 – 以金曲29為例

現在台灣的大型活動越來越不一樣了!不只重視影像、聲音,更會透過設計傳遞不同的議題,絕對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視覺料理。近幾年金曲獎的設計力席捲全台,來看看視覺和聲音團隊如何炒出一盤創意佳餚。
李翰
用 Side Projects 創造跨界力量!專訪舉牌小人設計師李翰

別小看在業餘時間的 Side Projects,許多專案除了好玩,還能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有哪些好處?別人都是怎麼玩的?來看看 Beats on Eyes 在白晝之夜和大稻埕妖怪週有哪些有趣的合作。
造聲音
王翊軒

在我們周遭這些 3C、科技用品,你有注意過他們的聲音嗎?那麼這些聲音又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在設計音效時,又有哪些考量呢?
周震

在看電影的時候,音效除了讓觀眾身歷其境,你知道其實還有更多沒被發現的「弦外之音」嗎?來聽聽《德布西森林》、《血琥珀》等片的聲音設計師,業界人稱周師傅的周震的電影聲音二三事!
蔡瀚陞、高勤倫

聲音工作就是一場和耳朵談戀愛的過程,關於聲音的一切,通通都在乎得不得了。工作時,即使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他們都會確保她以最美好的狀態被呈現,來看看聲音設計師的工作與生活日常吧!
聽影像
萬芳、葉天倫

在《雙城故事》這部戲,導演在眾多主題曲候選 Demo 中,選中〈Love yourself〉的原因是什麼?萬芳除了為本片演唱主題曲,還扮演什麼角色呢?影視導演和歌手能激出什麼樣的火花?
盧律銘

如何用配樂拼湊電影中的九個角色的生命輪廓?完美的配樂一定適合影像嗎?2018年,盧律銘以電影《小美》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來看看配樂的創作歷程吧!
陳博文

音效師負責電影裡面的聲音,作曲家負責配樂的創作…那麼,剪接師的工作又和聲音、音樂有什麼關係?他們又需要做些什麼?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呢?
做遊戲
3R2

不管是《Cytus》《Deemo》,3R2對音樂節奏遊戲玩家一點都不陌生。來看看擅長快節奏的電子音樂的他,如何為二次元遊戲創作可愛、甜美風格的樂曲。
林逸
國產知名手遊《精靈樂章》、《聖境傳說》 專訪傳奇網路遊戲音樂總監林逸

做遊戲音效需要有很好的想像力,在遊戲世界中,要如何用音效來詮釋「不存在的聲音」呢?
張恆

我們常常可以從遊戲配樂家的角度來了解他們與不同對象的合作過程。那麼,遊戲企劃是怎麼規劃遊戲音樂的規格呢?
發表迴響